小满节气幼儿园教案(必备八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大中小班小满节气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满节气幼儿园教案 篇1
目标
(一)学习有关小满的农谚童谣,形成对小满的初步印象;
(二)观察蚕宝宝,了解它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长变化过程;
(三)认识小满这个节气的代表民俗活动;
(四)了解小满。
内容
(一)诵读农谚及童谣
小满时节,正是农事繁忙的适合,有三候,分别是一候苦菜秀(小满虽然谷物已经饱满,但还不是收获的季节,很久以前的人们,在这个时候靠吃苦草充饥);
二候靡草死(小满节气各地已步入夏天,日照阳气充足,所以靡草因失去阴气会死去);
三候麦秋至(小满时值夏季,但对麦子而言已经到了成熟的秋天)。在上海,小满期间,一般降雨多、雨量大,往往也是江河湖满,如果这个阶段雨水偏少,意味着到了黄梅时节。
这时,不同地区有诸多农谚,给小满赋予了丰富的寓意。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简单且朗朗上口的农谚,如“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小满前后,种瓜种豆”“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等,小朋友们跟着老师来诵读两遍。接着让我们带领学唱童谣《小满》:小满太阳暖烘烘,田里禾苗绿茸茸,一天蹿长一寸高,秋后粮仓满盈盈。
学完这些农谚和童谣后,小朋友们记得细心观察小满时节周围环境与天气的变化,切实感受小满的气候特征。
(三)小满传统
小满有诸多习俗,如“祭车神”“祈蚕节”“食苦菜”“抢水”等。
1.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旧时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水车照例于小满时节启动。传说,“车神”在小满时节会变成白龙,村民们在水车上放好鱼肉、香烛等祭拜,祈愿一整年田间不旱,农作物不缺水。但这种古老的祭祀活动,不建议效仿。
2.祈蚕节:相传小满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因为养蚕难度大,气温、湿度,桑叶的冷、熟、干、湿都会影响蚕的生存。人们养好蚕会做成各种各种的丝绸品,所以这个时节就会祈愿蚕有个好收成。
(二)观察蚕宝宝
今天老师请你们猜一个小动物,我说它的特点,请你们仔细听,看谁先猜出来。一条小小虫,小的时侯穿黑衣裳,长大了渐渐地换成白衣服。它喜欢自己做一间像灯笼样的小屋,并且躲在这个小屋里。等它长大后就变成另一种模样从小屋里飞出来。(引导孩子用解释猜谜的方式)
3.食苦菜:春风吹,苦菜长,荒滩野地是粮仓。苦菜是中国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医学上多用苦苦菜来治疗热症,古人还用它醒酒。小满节气是根据农耕社会特点形成,过去民间有吃野菜、苦菜的习俗。有时还会用白面蒸一些麦糕、麦饼食用,意在提醒人们夏天多吃主食。
4.抢水:是旧时民间的农事习俗,在举行这种仪式时,确定好的日期的黎明时分燃起火把,在水车基上吃麦糕、麦饼、麦团,群人以击器相和,踏上小河汉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人田,至河水干方止。小满时节容易出现干旱天气,对农作物非常不利,旧时农民就会用水车车水排灌,以缓解旱情。
(四)小满的农事
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夏旱严重与否和水稻栽插面积的多少,有直接的关系。而栽插的迟早,又与水稻单产的高低密切相关。为了抗御干旱,除了改进耕作栽培措施和加快植树造林外,特别需要注意抓好头年的蓄水保水工作。但是,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连续阴雨天气,对小春作物收晒的影响。南方夏收粮油作物产区要抓住晴好天气,适时收晒成熟的小麦、油菜,避免不利天气造成损失。
如果有机会的话,请爸爸妈妈带着你们走进田地拔草除害,观察农民伯伯浇灌农田的技术,向他们学习本领,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学会珍惜粮食。
小满节气幼儿园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让幼儿了解小满节气的由来和含义,知道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通过观察和体验,让幼儿感受小满节气时大自然的变化,如麦类等作物的生长状态。
激发幼儿对自然节气的兴趣,培养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准备
小满节气相关的视频资料或图片。
麦穗等夏季作物的实物或模型。
绘画工具、纸张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关于节气的知识,引导幼儿思考节气与自然现象、植物生长等之间的关系。
2. 学习小满节气的知识
教师播放小满节气的视频资料或展示图片,向幼儿介绍小满节气的含义和特点,即“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说明这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的时节。
教师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讲述小满时节自然界的变化,如天气渐热、雨水增多等。
3. 观察实物,感受小满
教师展示麦穗等夏季作物的实物或模型,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其特点,如颜色、形状等。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这些作物与小满节气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4. 制作小满主题画
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与小满节气相关的绘画作品,如麦浪滚滚、雨后彩虹等。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
5. 总结与分享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小满节气的'特点和意义。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和感受,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延伸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到户外观察小满时节的大自然,让幼儿更直观地感受节气的变化。
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共同为幼儿讲解小满节气的相关知识,增进亲子关系。
在班级中设立节气观察角,让幼儿随时观察和记录不同节气的自然现象和植物生长状态。
小满节气幼儿园教案 篇3
伴着夏日的脚步,披着夏日的晨曦,迎来夏日的小满,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庄稼在这个时节开始饱满起来,所以称为小满。
为了让幼儿感受中国特有的节气,更科学有效地引导幼儿了解小满节气的有关民间习俗,xx幼儿园于开展了主题为“初夏迎小满,万物皆欣欢”节气教育活动,让幼儿能够亲身体验和了解二十四个节气的文化内涵和传统文化之美。
活动一:小满的由来
活动目标:
1、了解小满时节天气特点及习俗。
2、激发幼儿对二十四节气的兴趣。
活动过程:
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视频了解小满时节的天气特点和习俗。
活动二:古诗《五绝?小满》
活动目标:
1、知道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2、培养幼儿想象,在微风中麦子茁壮成长的景象,感受诗人内心的喜悦。
活动过程:
幼儿观看视频,学习朗读古诗,想象诗中的风景。
活动三:手工蚕宝宝
学习目标:
1、锻炼动手能力,发挥想象力,发展创新思维。
2、让幼儿知道小满时节是蚕宝宝快速生长的时候。
学习过程:
家长和孩子一同观看视频,帮助幼儿制作手工折纸。
活动四:手工麦穗
学习目标:
1、锻炼动手能力,发挥想象力,发展创新思维。
2、让幼儿知道小满时节是麦穗等农作物快速生长的时候。
学习过程:
家长和孩子一同观看视频,帮助幼儿制作手工折纸。
活动五:手指操《二十四节气歌立夏-小满》
活动目标:
1、知道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2、培养学生的手指的.灵活性,手指间的协调配合能力。
活动过程:
家长和孩子一同观看视频,帮助幼儿学唱儿歌和学做手指操。
小满是一段初夏最美的时光,也是最有智慧内涵的节气。小满物满盈,小麦快长成,大地色彩多,青黄绿白红。这世间的事物,总是遵循着自然的规律,沿着节气的脉络,顺理成章地走下去,希望孩子们在节气的系列活动中,学会静下心来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魅力。
小满节气幼儿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小满节气的由来,感受浓浓的传统习俗。
2.认识麦穗,并能动手制作麦穗。
3.激发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气文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
视频《小满节气由来》、若干纸张、剪刀。
活动过程
1、小满的由来。
2、小满节气的代表物。
3、制作麦穗。
麦穗疙瘩汤家常做法,正宗麦穗疙瘩汤怎么做?
用料
主料:面粉适量;鸡蛋1个。
辅料:西红柿1个;五香粉适量;味精适量。
麦穗疙瘩汤的制作步骤:
1.将面粉放入碗中,用清水慢慢的搅拌,搅拌成麦穗形的面疙瘩粒待用。将西红柿清洗干净,切成块,葱切成葱花,少许木耳切成小粒待用。热锅放油,爆香葱花,木耳,加入鲜汤,精盐,生抽,五香粉,味精,西红柿,待水烧开后,加入麦穗疙瘩粒。
2.将鸡蛋磕入小碗中,打散。当面疙瘩煮熟时,将鸡蛋液慢慢的淋在锅中,搅拌均匀,淋入香油出锅,装入大碗中即可。
小满节气幼儿园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让幼儿了解小满节气的含义和由来。
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和农作物生长情况。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准备:
小满节气的图片或PPT。
农作物生长的相关图片或实物(如小麦、玉米等)。
绘画材料(如彩笔、纸张等)。
儿歌或故事书(与小满节气相关)。
三、教学过程:
导入
老师播放小满节气的图片或PPT,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气吗?它有什么特点?”
老师简单介绍小满节气的含义和由来,如:“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
了解小满的气候特点
老师向幼儿描述小满时节的气候特点,如天气逐渐炎热,雨水增多等。
老师提问:“小满时节的天气有什么变化?这对农作物有什么影响?”
探索农作物生长
老师展示农作物生长的相关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老师讲解农作物在小满时节的.生长特点,如麦穗开始饱满等。
动手实践
老师指导幼儿使用绘画材料绘制小满时节的农作物或场景。
完成后,幼儿可以互相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故事讲述
老师讲述与小满节气相关的儿歌或故事,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小满的文化内涵。
总结
老师总结本次课程的内容,强调小满节气的意义和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然变化,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四、教学延伸:
家长可以在家中与孩子一起种植一些简单的植物,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增强孩子对植物生长的了解和兴趣。
老师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农场或农田,让幼儿亲身体验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和过程,加深对小满节气的理解。
小满节气幼儿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小满节气的来历和习俗,乐于参加小满节气的活动。
2.通过活动使幼儿掌握制作小麦穗的方法,并尝试独立制作小麦穗。
3.在活动中体验成就感,培养幼儿对剪纸的兴趣。
活动准备:
彩纸若干、剪刀、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小满知多少
5月21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节气,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5月21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径60°时为小满。这时中国北方早稻开始结穗,在禾稻上始见小粒的谷实满满的。南方进入夏收夏种季节。
二、小满习俗
习俗一:小满小满,吐丝结茧
我国江浙一带特别盛行养蚕。据说蚕神就是在小满这天诞生的,因此许多地方都会在小满这天举办祈蚕节。
养蚕是一件非常快乐休闲的事情,不但可以提升自己的耐性,还可以提高自己对蚕宝宝的了解。养蚕后还可以获得蚕茧,非常有满足感哦!
习俗二:小满小满,食得苦菜
吃得小满的苦,换来人生的甜。
小满是一个“吃苦”的时节。苦,是夏天的本味。“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生命只有经过苦难的洗礼,才会变得神圣而崇高。要相信,吃过的每一种苦,最后都会变成甜。
习俗三: 祭车神
祭车神是一些农村地区古老的小满习俗。水车车水排灌为农村大事,谚云:“小满动三车”,水车例于小满时启动。祭车神是古俗,传说“车神”为白龙,农家在车水前于车基上置鱼肉、香烛等祭拜之,特殊之处为祭品中有白水一杯,祭时泼入田中,有祝水源涌旺之意。表明了农民对水利排灌的重视。
三、“小满”三侯
一候苦菜秀, 二候靡草死, 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后, 苦菜已经枝叶繁茂;之后, 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在小满的最后一个时段,麦子开始成熟。
四、小满手工--制作小麦穗。
“小麦青青大麦黄,风和日丽满地香。”在小满的`最后一个时段,麦子开始成熟。农民伯伯收获了小麦,随后的生活便有了保障。如此看来,小满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节气。今天,我们也来做一支漂亮的小麦穗吧!
1.首先,取出一张黄色彩纸,将其剪成大小均匀的16个小爱心备用。
2.接下来,我们做小麦杆。取出一张绿色彩纸,将其卷成小棒,并在小棒的上半部分缠上双面胶。(注意:卷的时候,要用力按压着卷,这样卷出来的小棒,才会又细又结实。)
3.把小爱心倒贴在小棒顶端(如图所示),正面背面各贴一个。
4.将剩余小爱心,依次交错粘在麦秆两侧(如图所示)。
5.小麦穗做好了,我们再给它做几片叶子吧!
6.把做好的叶子,也粘在麦秆两侧,用笔把叶子卷成弯弯的样子。
一支小麦穗就做好了!心灵手巧的小朋友们,拿出彩纸,一起试试吧,别忘了把自己的小作品发到班级群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哦!
小满是一段初夏醉美的时光,也是最有智慧内涵的节气。“小满物满盈,小麦快长成,大地色彩多,青黄绿白红”,这世间的事物,总是遵循着自然的规律,沿着节气的脉络,顺理成章地走下去,希望可爱的小朋友们在了解了节气的知识后,学会静下来,学会慢慢来,体会生活的滋味与奇妙。
小满节气幼儿园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小满节气的含义和特点,认识中国传统节气文化。
2、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体验和实践,感受大自然的变化,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内容:
1、小满节气的含义和特点。
2、小满节气的气候和农事活动。
3、小满节气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三、教学准备:
1、小满节气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2、相关的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3、相关的食材,如小麦、麦穗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向幼儿介绍小满节气的含义和特点,并播放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小满节气的背景知识。
(二)观察与体验
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大自然的变化,让幼儿感受小满节气气候的变化和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制作小麦麦穗等物品,让幼儿亲手体验小满节气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三)实践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满节气的实践活动,如种植小麦等农作物,让幼儿亲身参与农事活动,了解小满节气的实际意义。
(四)总结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小满节气的相关知识和活动,让幼儿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加深理解。
五、教学建议:
1、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让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和实践操作,让幼儿在亲身参与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教师可以通过家园共育的'方式,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小满节气的活动,增强家长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和实施,我们可以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了解小满节气的知识和文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同时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有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小满节气幼儿园教案 篇8
活动领域:
语言
活动目标:
1.通过古诗欣赏,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意境,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结合小满节气视频,能说出小满的节气特点和习俗。
3.能够在了解小满节气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小满的认识。
附古诗:《五绝.小满》
唐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家长指导建议
1.家长与幼儿观看节气视频,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对节气的认识。
2.家长结合古诗,为幼儿讲一讲诗人所描述的小满。在理解的基础上,搜集小满节气其他古诗进行欣赏。
3.鼓励幼儿通过绘画、创编故事、古诗欣赏等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小满节气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