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学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群学网 >发言稿 >导航

小燕子幼儿教案

发布时间:2025-03-13

小燕子幼儿教案(分享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燕子》中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燕子幼儿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流畅的情绪,知道春天季节的变化,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春天情景,并能用歌声表达内心的感受。

2、鼓励幼儿根据音乐节奏大胆地用肢体表现燕子各种动作。

活动准备:

燕子手偶、春燕图、歌曲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入情景,示范演唱歌曲。

1、"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小燕子从暖和的南方飞回来了"出示手偶小燕子, "它高兴得唱起歌来了,老师范唱全曲《小燕子》,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出示"小燕子"图片,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图面。说一说是什么季节到了,谁飞来了?

(二)学唱歌曲

1、教师播放音乐,幼儿仔细利息聆听并熟悉歌词。

2、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用领唱、合唱等方法帮助幼儿联系演唱。

(三)律动《我是小燕子》

1、请幼儿说一说如果你是一只小燕子你会怎么做?会想到那里去看看?

2、教师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把小燕子表演出来。

3、教师关注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和不同的动作。

4、教师请幼儿相互交流,你表演的小燕子在干什么。

小燕子幼儿教案 篇2

有益的学习经验:

1.感受歌曲优美、流畅的情绪,知道春天季节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并能用歌声表达内心的感受。

2.感受音区域中低的位置,分辨音的高低。

3.能按音乐的节拍协调地做动作,学会听音乐做跑跳步。

准备:

手偶小燕子一只,公鸡、老牛的教具各一只,燕子图―张。

活动与指导:

1.在音乐的伴随下,上身挺直动作与音乐合拍做跑跳步依次进入教室。

2.感知音的高中低。

(1)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学习的内容出示公鸡,每天早晨大公鸡很早的就起床了,高声叫着:

大公鸡真勤快!请幼儿学会公鸡、老牛的叫声并回答:准的声音高,准的声音低,辨别声音的高低。

(2)老师弹奏一首乐曲,分别在高、中、低三个音区弹奏,让幼儿随音乐合拍的拍手。当听到高音旋律时,双手在头上拍手,听到中音区旋律时,双手在胸前拍手,听到低音时双手在腿部拍手。

3.歌曲:《小燕子》

(1)“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小燕子从暖和的南方飞回来了”出示手偶小燕子,“它高兴得唱起歌来了,老师范唱全曲《小燕子》,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出示“小燕子”图片,图片上画有红红的大阳、绿草地、天空飞着小燕子,老师用清唱的方法再次为幼儿范唱,帮助幼儿熟悉记忆歌词。

(3)请幼儿随教师的琴声一起练习节奏说白:

②和暖的太阳照大地,花儿开放,小草绿。

(4)学唱歌曲,重点唱好一词两音和像声词,吐字要清楚,音要准。

(5)复习歌曲:《多愉快》。

提示幼儿大家要听前奏整齐的开始和结束,唱叫要合音乐的'节拍做动作。用自然欢快的情绪演唱。可利用领唱,分组唱的形式练习。

4.律动:《翘翘板》

(1)幼儿听乐曲感受三拍子的特点,柔和舒缓:强弱弱,先用自己的两个胳膊按节奏左右上下动,幼儿已有玩翘翘板的生活体验。

(2)幼儿自由结合分二人一组按音乐的节奏上下的动。

(3)启发幼儿两人要:互相配合做动作,膝关节屈伸运动,体验身体升起降落的感受。

5.舞蹈:《快乐舞》

幼儿听音乐信号迅速成圆圈站好。

“小朋友在玩翘翘板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非常快乐”“好,那咱们一起来跳个快乐舞吧!”音乐响起幼儿随之舞蹈。

提示幼儿按音乐合拍的跳,动作要自然协调,尤其是跑跳步,要抬头挺胸。

结束部分:在音乐声中幼儿自由的做跑跳步出教室。

小燕子幼儿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妈妈为什么满意地笑了,从中受到启发,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4.语文实践,会用“满意”说句子。

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从中受到启发,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冬瓜和茄子的异同,知道妈妈为什么满意地笑了。

教具准备

菜园挂图,燕子图、冬瓜、茄子实物,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

1.教师根据学生课前准备的情况,适当地表扬进步的学生。

2.学生夸一夸,这一段时间以来,你们觉得我们班进步了。

3.教师板书课题,导入:不仅你们进步了,小燕子也进步了!

4.指题。

5.学生根据题目,提问题,教师归纳。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跟着轻声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3.学生小组内互相帮助读好课文。

4.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评议。

5.全班齐读,教师。

三、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自己拼一拼,读一读。

2.小组成员互相读,帮助认读生字。

3.集体反馈,指名认读并组词。

4.开火车检查读。

5.巩固生字的认读情况。

四、图文结合,理解内容

1.教师出示菜园图,学生观察,菜园里有什么?

2.文中,妈妈让燕子到菜园里干什么?

3.教师将燕子图贴到菜园里。第一次燕子发现了什么?

4.教师出示茄子和冬瓜,让学生感知一大一小。

5.指这一句。

6.第二次小燕子又去菜园里看了看,它又有什么发现?

7.教师出示冬瓜和茄子,让学生感知一青一紫。

8.指这一句子。

9.第三次小燕子又去菜园里看了看,它又有什么发现呢?

10.教师出示冬瓜和茄子,让学生感知。

11.指这一句子。

12.教师。

13.交流讨论: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地笑了。

14.学生反馈,教师。

五、流利地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认读生字。

2.朗读课文。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全文,从中受到启发,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4.语文实践,会用“满意”说句子。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认读。

2.说说燕子三次到菜园观察冬瓜和茄子,得到的`不同结果。

二、延伸,教育孩子

1.小组讨论:为什么燕子每次到菜园看到的都不一样呢?

2.学生集体反馈。

3.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燕子每次观察都更认真了。

4.从中你们受到了什么启发?

5.教师:小朋友们,观察事物的时候要仔细,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这样才能把事物看清楚。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语文。

3.学生自读,讨论该如何读好课文。

4.学生反馈后,再读课文。

5.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6.检查学生小组合作读课文的情况。

四、语文实践

1.出示课后读一读,说一说。

2.学生读句子,体会“满意”在句中所表达的作用。

3.学生互相以“满意”说一句话。

4.指名用“满意”说一句话。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本次写字的内容,学生看生字卡片认读并组词。

2.教师重点指导。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交流、反馈自己写字时的新发现。

5.学生写字,教师巡视辅导。

6.作业点评。

六、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

小燕子幼儿教案 篇4

一、活动内容:艺术活动——《小燕子》(欣赏)

二、活动目标:

1.感受3/4拍音乐的节奏特点,初步分辨音乐旋律的连贯与跳跃;

2.尝试运用语言、动作等表达对小燕子的喜爱;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丰富幼儿有关燕子的经验;

2.材料准备:音乐《小燕子》;

四、活动过程:

(一)猜谜游戏,在猜谜游戏中导入主题,加深幼儿对燕子的认识。

师: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猜猜是谁?白肚皮、黑衣裳,尾巴像把小剪刀,爱吃害虫保庄稼,我们大家都爱它。

(二)完整、连贯、有感情地弹唱歌曲《小燕子》,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优美、热情以及对小燕子的赞美,激发幼儿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三)完整播放歌曲,引导幼儿感受并初步表现3/4拍音乐“强弱弱”的节奏特点。

1.引导语: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请听音乐轻轻地拍节奏。

2.教师示范拍节奏,用眼神提示幼儿模仿。

(四)分段弹奏音乐,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

1.提问:哪一段是表现燕子在轻柔地飞?哪一段是表现燕子在愉快地捉虫?

2.完整播放音乐,引导幼儿听音乐并用动作完整表现音乐的变化。

五、活动延伸:

1.游戏活动:在音乐区中引导幼儿自选喜爱的方式表现《小燕子》,例如根据音乐的节奏特点设计各种动作表现音乐的变化或通过舞蹈动作表现音乐,边听音乐边用舞蹈表现音乐的变化。

2.家园共育:请家长与幼儿收集燕子的资料,培养幼儿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还可听音乐一起设计节奏及表演方案。

六、活动内容:区域活动

小燕子幼儿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每年春天,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飞来飞去忙着筑窝、捉虫,乳燕叽叽喳喳叫着吃虫、学飞……中班幼儿对小动物有着天生的亲近感和好奇心。本次活动通过寻找观察等方法,引导幼儿认识小燕子的外形特征,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了解小燕子的生活习性。同时,将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到人与动物和睦相处之上,把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向深人,激发幼儿爱护小燕子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小燕子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知道燕子是益鸟。

2、能用清楚、完整的语言讲述观察到的小燕子的样子和特点。

3、知道燕子是人类的朋友,要和燕子和睦相处。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带领幼儿在自己家周围找找燕子窝,观察燕子的活动。

2、“幼儿学习材料”—《春天你好》,《幼儿素质发展课程·语言》CD,《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14

活动建议:

1、组织谈话活动,播放课件,引发幼儿对小燕子的兴趣,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燕子的基本特征。

(1)组织谈话活动,调动幼儿对燕子的已有经验。

提问:你认识小燕子吗?你见过的小燕子是什么样子的?小燕子喜欢住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

引导幼儿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大胆地与同伴交流。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说说小燕子的主要特征。提问:小燕子在干什么?它长什么样子?

引导幼儿观察小燕子自由飞翔及停留在树枝上、屋檐上的姿态,学一学小燕子飞翔的动作,说一说小燕子的大概特征。

2、请幼儿观察图片听故事,了解小燕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1)请幼儿阅读《春天你好》第14页,按照头、身体、尾巴的顺序观察小燕子的外形特征。小结:小燕子的头上有眼睛和嘴巴,身体上有一对翅膀,身体的羽毛是黑色的,肚子是白色的`,尾巴像一把剪刀。

(2)播放课件,请幼儿观察小燕子捉虫的片段。提问:小燕子在吃什么?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

小结:小燕子帮农民伯伯消灭害虫,是保护庄稼的益鸟。

(3)播放故事《燕子和老爷爷》,引导幼儿了解小燕子的生活习性。提问:小燕子住在哪里?它为什么要南飞?春天小燕子回来了吗?

小结:燕子衔来树枝、泥和草在屋檐下筑窝。燕子妈妈会生蛋,孵出小燕子,每天捉害虫喂它们。秋天,天气渐渐转凉,燕子飞去温暖的南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再飞回来。

(4)组织幼儿交流、讨论,启发幼儿和小燕子和睦相处。

请幼儿互相讨论:老爷爷是怎样对待小燕子的?为什么每年小燕子都要在老爷爷家住下?如果小燕子每年来到我们的屋檐下筑巢,你会怎么做?

引导幼儿感受人与动物和睦相处的美妙,树立保护小燕子的意识。

3、组织幼儿玩游戏“小燕子捉害虫”,进一步激发幼儿喜欢小燕子的情感。

教师与幼儿共同扮演小燕子,随音乐做小燕子捉害虫的不同形态体验小燕子捉害虫的快乐。

小燕子幼儿教案 篇6

活动开始:感受歌曲优美、流畅的情绪,知道春天季节的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美,并能用歌声表达内心的感受。

活动目标:能感受音区域中低的位置,分辨音的高低,会按音乐的节拍协调地做动作,学会听音乐做跑跳步。

准备:

1、手偶小燕子一只,公鸡、老牛的教具各一只,燕子图—张。

2、猜谜,导入。教师:小朋友,开动脑筋猜一猜什么动物白肚皮,黑衣裳,尾巴像把小剪刀,爱吃害虫保庄稼,我们大家都爱他?

3、教师出示小燕子的图片:小朋友,你们说它是谁啊?春天到了,小燕子飞到了小(二)班来做客,它还想教小朋友们唱一首歌,小朋友们要不要跟小燕子学本领?播放音乐,请幼儿仔细听"大家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歌词里都出现了什么?播放完毕教师进行提问,幼儿边说教师变按照幼儿说的.把歌词的配图按歌词的顺序粘贴在黑板上。遇到难点可再播放一次,帮助幼儿一起找出歌词演唱的内容。在幼儿说出歌词的同时可以让大家共同想想歌词可以配上怎样的动作。

活动与指导:学唱歌曲,并可适当的加上创编的动作。

1、教师有表情地范唱,边唱边指示歌词相应的图片。

2、幼儿跟着伴奏学唱2~3遍,用图谱来提示幼儿来记忆歌词。可以配上之前想好的动作,以便幼儿记忆,感受歌曲的优美。

3、在音乐的伴随下,上身挺直动作与音乐合拍做跑跳步依次进入教室。

4、感知音的高中低。

(1)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学习的内容出示公鸡,每天早晨大公鸡很早的就起床了,高声叫着:

大公鸡真勤快!请幼儿学会公鸡、老牛的叫声并回答:准的声音高,准的声音低,辨别声音的高低。

(2)老师弹奏一首乐曲,分别在高、中、低三个音区弹奏,让幼儿随音乐合拍的拍手。当听到高音旋律时,双手在头上拍手,听到中音区旋律时,双手在胸前拍手,听到低音时双手在腿部拍手。

5、歌曲:《小燕子》

(1)“美丽的春天来到了,小燕子从暖和的南方飞回来了”出示手偶小燕子, “它高兴得唱起歌来了,老师范唱全曲《小燕子》,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出示“小燕子”图片,图片上画有红红的大阳、绿草地、天空飞着小燕子,老师用清唱的方法再次为幼儿范唱,帮助幼儿熟悉记忆歌词。

(3)请幼儿随教师的琴声一起练习节奏说白。

(4)学唱歌曲,重点唱好一词两音和像声词,吐字要清楚,音要准。

提示幼儿大家要听前奏整齐的开始和结束,唱叫要合音乐的节拍做动作。用自然欢快的情绪演唱。可利用领唱,分组唱的形式练习。

结束部分 :

小燕子的歌很好听,小燕子的舞也可好看啦,请幼儿完整的演唱《小燕子》,可以带上肢体的一些动作,感受音乐的柔美。教师与幼儿一起来跳一个小燕子的舞蹈。(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边唱边跳,并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其它部位舞蹈)

小燕子幼儿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进一步掌握春天的季节特征,感受诗歌的意境。

2.帮助幼儿感觉、理解诗歌语言和意境的美,学会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3.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想的能力。

4.学习词语:一溜烟、请柬、衔着、快活。

5.引导幼儿体会诗歌的结构及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发展幼儿仿编诗歌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音乐伴奏带。

2.电脑图片。

3.带幼儿在幼儿园里或者公园找春天。

活动过程:

1.感受环境和生活

让幼儿能描述出春天的'样子:春天来了,树绿了,花开了,草地绿了。

请幼儿观察树、草、花、说一说像什么?

例如:风一吹,柳条像姑娘的辫子在摇摆,像在跳舞。

2.出示电脑图片

师:我们来看看图上有什么?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感觉到这是春天呢?春风吹来后,小草、柳树、桃花有什么变化?

3.欣赏诗歌《春天的故事》

教师富有感染力的朗诵一遍诗歌。

想象诗歌描绘的春天的情景并加以描述。

围绕诗歌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春风长着什么?为什么说春风长着手?它怎么使小草发生了变化?为什么说春风长着嘴?这怎么使柳树发生了变化?为什么说春风长着腿?它怎样使桃树发生了变化的?春风给谁发请柬?小燕子衔着什么?在讲解过程中帮助幼儿学习词语。

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学习朗诵诗歌。

活动结束:

引导幼儿知道诗歌的结构,教师示范仿编一段诗歌,请幼儿说说与原诗有什么不一样?帮助幼儿掌握仿编的方法。让幼儿自由仿编的方法。

原诗歌:

春天的故事

春风长着手,

那手像妈妈,

摸了摸小草,

小草绿了。

春风长着嘴,

会说悄悄话,

在树梢上说了说,

柳树绿了。

春风长着腿,

一溜烟跑来了,

亲了亲桃树,

桃树开了!

春风发请柬,

请来了小燕子,

小燕子衔着春光,

快活地飞来了......

小燕子幼儿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人与动物应和睦相处,有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2、了解燕子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3、感知燕子迁徙与季节的关系。

4、熟悉歌曲小燕子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小燕子》歌曲磁带;

2、有关人们爱护动物的图片、燕子标本和燕巢;

3、秋天的图片(有燕子南飞的形象)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小燕子》,营造愉快的气氛。

1、欣赏音乐,感受乐曲的美,随乐曲跟唱、律动。(优美、熟悉的乐曲,顿时便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谈话:歌曲唱的是什么动物?小燕子为什么要南飞?燕子住在什么地方?燕子长得什么样子?教师适时出示燕子标本和燕巢,结合幼儿平时的观察,讨论燕子的生活习性,出示小燕南飞的形象。

师小结:燕子妈妈和小燕子住在屋檐下,燕子妈妈会生蛋,然后孵出小燕子。它们衔来树枝、泥和草在屋檐下筑窝。燕子妈妈每天捉害虫喂自己的宝宝。秋天,天气渐渐转凉,燕子飞向温暖的南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再飞回来。

3、讨论:燕子为什么要南飞呢?(由于孩子们平时已经积累了一些知识,谈话的气氛很热烈,充分调动了幼儿大脑的兴奋性。)

二、讲故事《燕子和老爷爷》,知道人与动物要和睦相处。

1、讲述故事《燕子和老爷爷》。“有一只小燕子在搬家、安家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事……”

2、帮助幼儿理解人和小动物和睦相处才快乐。

(1)“你喜欢故事里的老爷爷吗?为什么?”

(2)“你喜欢故事里的小燕子吗?为什么?”

(3)“为什么每年小燕子都要到老爷爷家住下?”

(4)“小燕子每年到我们的屋檐下筑巢你欢迎吗?你会和它成为好朋友吗?”(通过讲述故事,幼儿感受到人与动物和睦相处的美妙乐趣,有效地激发了幼儿对小动物的保护意识,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同情心。)

三、启发幼儿要和小动物和睦相处。

1、我们该为走廊里的小燕子做些 什么呢?

2、让幼儿欣赏有关保护动物的图片,说说怎样保护动物。

3、谈话:“我和我的小动物”,让幼儿讲述与自家小动物友好相处的故事,共同体验其中的乐趣。(贴近幼儿的生活,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将教育的因素渗透在幼儿的'生活中,幼儿很乐意参与。)

四、活动延伸:将小燕子头饰投放到表演区,让幼儿随音乐表演。

评析:

本节活动前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停留在表面,对小燕子不能进行深入的探索。在观察到这一现象后,教师运用引导的方法帮助幼儿巧妙生成了一个主题。把幼儿的兴趣点转移到人与动物和睦相处上来,从而把幼儿的探索兴趣引向深入,有效地发展了幼儿的同情心和合作精神。 故事:燕子和老爷爷

在很远很远的北方,有一个小山村,村子里住着一位老爷爷。老爷爷没儿子也没有女儿,一个人很孤单。有年春天,老爷爷家来了一位客人。它披着黑色的外衣,白白的肚皮,尾巴就像一把张开的剪刀,它飞得又高又轻,原来是一只燕子。它围着老爷爷的小屋飞了好几圈,看到老爷爷笑哈哈的,很温和,就决定把家安在这里。燕子衔来了麦杆和草茎,又和上泥土在老爷爷家的屋檐下筑成了一个燕窝,从此住了下来。老爷爷呢,天天将院子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让老猫和大黑狗乱叫,还在院子里放了一个干净的盘子,每天给燕子添水、加食。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燕子和老爷爷就像一家人一样亲,老爷爷再也不孤单了。

秋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燕子要把家搬到南方去子。燕子舍不得老爷爷,老爷爷更舍不得燕子,燕子围着老爷爷的屋子飞了一圈又一圈,好像在说:“老爷爷,别难过,明年春天我一定回来。”燕子飞走了,老爷爷天天盼着春天早点来到。第二年春天,燕子果然回来了,还带来了几个同伴。老爷爷的院子里更热闹了,老爷爷真高兴啊,每天都很快乐。没多久,燕子孵出了小宝宝。邻居家的大人、小孩知道了,都来看小燕子,小燕子“唧唧,唧唧”地唱着歌。老爷爷的小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小燕子幼儿教案 篇9

一.活动背景:

《小燕子》由王路、王云阶作词,王云阶作曲,作于1957年,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抒发了剧中人对新生活的热爱和歌颂。歌曲清新流畅、自然朴实,毫无斧凿之痕。现在传唱时,一般只唱原曲的前半部分。这是几代孩子们喜欢的经典歌曲。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进一步学习了解速度,力度表情对比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并进一步学习在歌唱时运用速度,力度表情变化进行表现。

(2)引导幼儿唱好连音和休止,进一步加强幼儿对拍子长短的把握,并尝试用对唱,合唱,领唱的方式表现歌曲,培养幼儿探索歌唱中人员分配的问题。

(3)教幼儿学习在歌唱中不同的情绪和动作,用有表情的歌声和身体动作体现音乐。

三.活动准备:

简易的PPT(曲谱,歌曲分段形式),该歌曲的音乐原唱及伴奏

四.活动程序:

(1)对小燕子进行形象感知,让幼儿发言讲述心中小燕子的形象。

(2)教幼儿学会唱这首曲,引导幼儿处理好连音和休止的节拍长短。

(3)让幼儿用不同的速度和感情演唱。

1.教师将歌曲分为3段,让幼儿探索在这3段演唱中应该有怎样的不同感情。

2.告知幼儿这首歌演唱的感情线索为喜爱温柔——活泼愉快——喜爱温柔,分别体现了对小燕在的喜爱赞颂之情和表现小燕子在辛勤愉快地劳动的形象。

3.教师用钢琴弹奏一次,引导幼儿根据感情和基调探索歌曲的`速度变化对比。

4.教师带幼儿按速度和表情变化演唱,并让幼儿在慢的时候配以模仿小燕子飞翔的动作摆手晃脑,在快的时候随着音乐击掌。

(4)把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先唱第一段,另一组唱第二段,两组一起合唱第三段。之后两组顺序在调过来进行演唱,同时教师引导幼儿在歌唱时注意身体面部情绪表情的变化。

教学反思:

幼儿预期表现能跟随音乐动起来,进入到情境中。能将自己的已有经验,讲述燕子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小燕子幼儿教案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