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学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群学网 >报告 >导航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3-10-06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2500字。

俗话说,实践是智慧的源泉。当我们的任务完成后,我们常常会用到报告这种实用文,将结果整理成报告对我们来说更便于阅读和理解。我们需要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民增收调研报告25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篇1

用科技化的手段增加农民收入就是要靠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发展科技型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逐步由资源、劳动密集型向资本、科技密集型转变;由单纯追求数量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必须用现代科技改造武装农业,把农业和农村经济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保证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一是要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构筑以乡镇为龙头,农户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土专家”、乡土人才为主体的农业技术队伍体系。我们要鼓励支持科技人员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承包,为农业生产提供典型示范和科技服务。

二是要进一步扩大种子工程、畜禽良种工程的实施规模,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提高全市农产品和畜产品的竞争力。

三是抓好科技园区建设,实施科技示范工程。要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效益、立足长远、一园多区、功能衔接、产业经营、示范带动的原则,把现有的科技示范园区真正建设好,使其真正成为全市现代农业的示范园、农业科技的辐射园和提高农民素质的培训基地,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四是要全面提升农民素质。要大力发展农村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积极利用社会力量加强对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让农民通过掌握和利用新技术增加收入。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篇2

对清平社区农民万元增收工程的调研报告

清平社区村官刘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促进农民增收。今年是我市的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推进的关键年,现阶段农民是否能够增收,增收的速度和质量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而且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更是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威信和执政党地位问题。清平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必须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民增收工作的紧迫感。

清平社区是保家镇十二个村(社区)之一,社区幅员面积27.19平方公里,位于保家镇东部,东接郁山镇,西至鹿山社区,南接长尧村,北临芦塘乡,共有10个小组,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郁江河在北边顺境流过,国道319线,渝长高速路,渝怀铁路横贯全境,交通十分便利。社区总户数1218户,总人口5976人,耕地面积5747亩,林地面积22199亩。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才3800元,未达到全市农民人均收入5000元的平均水平,足以看到我社区农民收入还与市的平均水平有一段距离。

为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查找影响农民增收的原因,及时积极采取相关的对策和措施,进一步促进农民增加收入。那么,现在清平社区农民的收入状况如何?存在着哪些制约因素?该采取何种措施解决?下面就从清平社区的农民收入情况入手,通过分析现状,提出几点农民增收的建议。

一、当前我社区农民的收入情况

1、非农业的收入比例较大。农村经济以农民外出到江苏、浙江等地务工为主,农民的传统耕种以玉米、红薯为主,由于农药、化肥的涨价使得农民在传统耕种上“投入多,收入少”。

2、城镇化程度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社区农民外出务工收

1入已经成为社区农民收入的重要部分,然而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未能以劳动力而产生价值,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据2010年统计,清平社区总人口数5976人,其中常年外出劳动力为2270人,约占总人口的38%,外出务工收入为3405万元。同时一些纯依靠农业生产收入的农户其收入较低持续徘徊,增收困难。

3、当前农民的消费开支负担过重。据走访农户和与社区干部交流的情况来分析,农民的收入主要支付于农业生产、小孩学费、家庭医疗费等。由于农业生产资料特别是化肥的价格日渐增长,农业生产的费用占农民收入相当大的部分。医疗费用的支出也较大,农民一旦生病治疗,医药费支出比重就大幅度上升,现在广大群众参加医保后,这样的情况有所缓解,但是农户家里主要劳力生大病,特别是骨头受伤,就会致使农户家庭劳力缺乏,常常使得农户很快回到贫困状态。

二、制约农民增收的几个因素:

1.劳动者素质不高。比起以前,我国农民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农民形象的传统认识。但是从我到清平工作一年以来走访农户和与社区干部交流来看,清平社区农民的整体素质还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文化科学素质较低、生产经营管理素质不高和生产经营观念意识严重落后等方面。

2.农业结构不合理。一是种植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农民仍然把粮食作物如:玉米、红薯的生产作为主要生活来源,且又作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导致农民在面对买方市场的时候下增收困难。二是品种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经济作物中优良品种少,大路品种多,不利于农户经济效益的提高。

3.农户生产经营粗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规模过于狭小,农民耕地分散,规模经营还只是极少数。二是科技含量低,农户不善于学习农作物新品种的应用、种植、病虫害有效防治等技术,固守长期以来的种植方式。三是管理粗放,尤其是缺少精耕细作的田间管理以及经济核算,对农作物的种植缺乏相应的规划。

4.农户信息不灵。我国通过改革开放,把广大农户推向市场经济的前台,农户成了真正意义上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者和决策者,在这种情况下,农户正确地掌握信息,指导生产经营成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胜的必要条件。但就目前而言,农户信息不畅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5.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难。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户家庭收入的增加来自于非农产业的比重也呈现逐年递增的势头。但从近几年势态看,我社区农户打工较集中的城市就业压力增大,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有相当一部分回流到重庆、黔江和彭水打工,由于农民工个人文化素质较低,导致乡镇企业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使我社区农业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发生了困难,转移速度减慢。我社区大量剩余劳动力不得不滞留在土地上,严重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现阶段农民增收困难,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也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反映。在农产品市场约束日益增强、农民收入来源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促进农民增收必须有新思路,采取综合性措施,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针对以上原因,要促进我社区农民实现农户万元增收的目标,当前应主要抓好如下几点:

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四种意识。一是树立质量效益意识。调整农业结构是十分必要的,是在农产品相对过剩、消费结构转型、农民增收趋缓的背景下进行的,农业结构的调整必须适应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首位,以此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二是树立市场主导意识。调整农业结构坚持面对市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农业生产,不仅要以当前市场行情为导向,还要以未来市场变动

趋势为导向,要重视开拓市场,抢占市场。三是树立竞争风险意识。调整农业结构一定要有风险意识,既要注意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又要增加抗御市场风险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四是树立特色创新意识。调整农业结构一定要树立创新意识,注重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变粗放经营为精细管理。实践证明:农民家庭经营,管好管坏大不一样,在同等条件下,实施精细管理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农户家庭经营同企业经营一样,必须搞好收支账目记载,做好成本核算,认真分析某一项农产品的投入产出比,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和对策。营销是产品成效的最终实现的环节。搞好营销,对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多业并举,拓宽增收渠道。针对目前我社区农民收入结构单一的状况,积极从“强

二、活三”抓起,激发农村经济活力,靠多业并举增收。“强二”,即利用工业园区的发展势头,大力推动返乡农民工投身工业园区建设、在工业园区就近就业和创办乡镇企业或养殖场,在自己创办的乡镇企业或养殖场中对内抓改制规范,抓科学管理,对外抓市场开拓,尽快把返乡农民工眼界较宽的优势转换为经济效益优势。同时,要以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依托,推动乡镇企业发展的方向,积极发展优质果蔬加工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走一、二产业紧密衔接连带发展的路子。利用我镇交通便利的优势,引导发展优质、绿色的瓜果蔬菜基地及相应的加工企业,这样有效的措施必然能拉动了我镇农业的发展。“活三”即搞活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利用我镇交通便利和场镇繁华的实际情况,把农村的富余劳动力重点转移到个体商贸业和运输业,把农民的闲余时间转移到家庭工副业方面。通过推进两个转移,在农村培植出更多的农民老板和打工者,以此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率,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今后,我镇若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势必会拉动我镇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4、加强服务,逐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全力搞好农民的培训,各相关部门以落实农户万元增收工程为落实点联合跟踪提供技术指导,手把手地教农民干。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网络等传媒手段,为农民解疑释惑,最快捷地推广普及农业实用科技,满足农民对科技的渴求。对农民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要有针对性地抓好市场意识教育和科技知识教育,培养农民的市场头脑和科技头脑,提高农民一切围绕市场转,一切依靠科技干的致富本领。要把说理教育和典型引路结合起来,增强教育效果。

5、转变职能,改进和强化政府对现代农业的有效指导。一是转变指导方式,尽可能地变传统的会议指导、文件指导为政策引导、示范引导、服务引导和市场分析预测引导,积极探索农民乐于接受、简捷实用、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的指导方式。二是转变指导目标。在搞好对常规农业指导的同时,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抓“关键的少数”,把工作指导重点集中转移到与农民增收密切相关,具有支撑主导作用的工作上来,着重搞好高效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开发、农业科技普及、农田水利建设等工作指导,帮助农民解决好自己不会干和办不到的事情。

6、建议上级相关部门增加投入,改善农业和农村的条件,从夯实农业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1)加快农村交通、水利、电力和通讯设施建设步伐。积极争取各项资金,推动农村公路网络建设,逐步实现公路硬化,积极推进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农业基础设施改造的市场化运作进程,组建农业基础设施改造投资主体,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在县电视台等宣传媒体专门设立农副产品供求信息、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栏目,构建农村信息平台。(2)推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的深化。积极推动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结合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提高农户的生活品质。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落实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推

动社区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户尽快富裕起来。为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增强促进农民增收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尽快实现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努力开拓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推进我社区、我镇和我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篇3

关于对乡镇农民增收问题的调研报告

凉州户镇经管站 张晓红

今年9月以来,本人对我镇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调研,先后在全镇9个行政村进行了走访、座谈,通过组织村委会成员、党员、村民代表、种养大户、部分农户参加座谈会,通过广泛收集情况,深入开展讨论,突出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是什么、如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的渠道、在农民增收方面对镇党委、政府有何意见和建议三项内容。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民增收工作取得的成绩

凉州户镇位于县城南3公里处,全镇总户数1645户,农业总人口6574人,耕地4.7万亩。近几年来,我镇农业农村工作紧紧围绕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和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强这两大目标,突出工业化的核心地位、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地位、加快城镇化战略地位,加快工业富镇、农业稳镇、三产活镇、科教兴镇步伐,全面推动镇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2008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5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308元。2009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4.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960元,较上年增加652元。2010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可到5.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368元,比上年增加1408元,涨幅为12.8%。

1、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生产经营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一是以县委提出的构建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为引领,镇党委、政府按照“减棉花、扩葡萄、稳制种、兴设施、上果蔬、增特色”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在稳定制种玉米的基础上继续扩大酿酒葡萄面积,大力发展以大葵、蔬菜等高效益经济作物。近年来我镇制种玉米面积逐年增加,2010年全镇制种玉米面积比去年增加了5848亩,达到了16000余苗,葡萄面积增加了面积610亩,大葵、蔬菜等特色种植面积增加了2900亩,仅制种玉米亩均收入比去年增加300元,酿酒葡萄按照糖度高低,价格达到了2.8元—4元,平均价格比去年涨了一倍多,亩均收入比去年增加了504元,仅种植业一项可增加农民人均收入805元;二是在加强林木管护的基础上,重点做好温室蟠桃和林果业的发展壮大。今年,通过宣传和强势推动,已发展苗木面积35亩,苗木收入达到了20万元,发展高新日光温室蟠桃种植,目前已新建温室大棚40座,已栽植蟠桃6座,挂果的温室蟠桃1座,总产量达到850公斤以上,平均价格在45元—50元,仅一座棚收入3.8万元以上,特色林果业由于品质好,亩收入达到了9000元,林业总收入达到了99.7万元,同比增长94.7%,为近年来增长最

1快的一年;三是坚持实施“畜牧强镇”的战略,大力扶持畜牧业的发展,积极与西部牧业等龙头企业合作,促进了牧业收入快速增加。人均畜牧业纯收入可比上年增加95元。

2、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农民二三产业及劳务收入显著增加。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把它作为世纪工程来抓,建立了专门工作班子,形成了一套工作制度,强势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2008、2009、2010年劳动力转移输出人数分别为1670、1850、2160。2010年新增劳务输出300人,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生产经营获得纯收入人均为2416元,比上年增加239元,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为19.5%,增加的主要原因:首先由于龙头企业带动及农民自主创业和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有效的促进第二产业及服务业的发展;其次农民思想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外出务工人员继续增加,目前,我镇企业达19家,企业从业人员达635人,比上年增加46人,季节性自发或有组织的就地转移务农人员达680人次,人均每天收入在60—150元不等,劳务人均纯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7.8%,提高了0.6个百分点,比上年增加192元,劳务收入成为推动人均纯收入快速增加的重要保证。

3、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得力于是农村各项政策得到落实。强化减负管理,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深化;强化承包管理,土地流转进一步规范;强化财务管理,村务公开水平进一步提高;强化资产管理,集体资产进一步增值。村组债务化解力度加大,债务总额逐年下降。积极实施实事工程,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如良种补贴、农资补贴、农机具补贴、家电下乡等等,深入开展扶贫工作,一大批贫困户家庭解脱贫困。所有这些,对促进农民增收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当前我镇农民的收入情况

1、农业的收入比例大。农村经济以农业收入为主,以2010年为例,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可到5.11亿元,其中一产农业收入就达到3.27亿元,占到64.3%,而第二产业所占仅10.7%,第三产业仅占8.8%。

2、城镇化程度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民务工收入逐渐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部分,然而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未能以劳动力产生价值,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据2010年统计,我镇总劳动力人口6574人,其中常年外出劳动力仅为1305人,约占总人口的19.8%,劳动力转移收入仅为645万元。同时一些纯农户的收入持续徘徊,靠天靠地靠农产品涨价增收的因素增加,依靠农业生产收入的增收困难。

3、当前农民的消费开支负担过重。据分析,农民的收入主要支付于农业生产、学费、医疗费等。由于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日渐增长,农业生产的费用占农民收入相当大的部分。另外由于学费的增长,农民对于教育

2的支出日渐感到吃力。再次是医疗费用的支出,农民一旦生病治疗,医药费支出比重就大幅度上升,尤其是主要劳力生病后,致使该家庭劳力缺乏,常常很快贫困。

三、农民增收方面存在的问题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以来的这段时期,是农业结构加快调整的时期,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时期,是农产品供给最充裕的时期,同时也是农民增收最困难的时期。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影响我镇农民增收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者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国50多年来,我国农民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农民形象的传统认识。但是从当前的形势要求看,农民的整体素质还有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文化科学素质、生产经营管理素质和观念意识等方面。思想保守不愿走出家门,农民群众缺乏技能,直接影响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的收益。

2、农业结构不合理。一是种植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农民仍然不能很好的调整好自己的种植结构,忽视特色种植的经济效益,只拘泥于现有的种植模式,只偏好于习惯性种植,这给增收带来难度。二是品种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经济作物中名优稀特品种少,常规吕种多,不利于农户经济效益的提高。

3、农户生产经营粗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规模过于狭小,规模经营还只是极少数。二是科技含量低,农户缺少农作物新品种的应用、种植、病虫害有效防治等技术。三是管理粗放,尤其是缺少精耕细作的田间管理以及经济核算。

4、农户信息不灵。改革把农户推向市场经济的前台,农户成了真正意义上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成为相对独立的经营者和决策者,在这种情况下,农户正确地掌握信息,指导生产经营成为在市场中取胜的必要条件。但就目前而言,农户信息不灵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5、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难。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户家庭经营来自于非农产业的收入也呈现加速发展的势头。但从近几年势态看,城市就业压力增大,乡镇企业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下降,使农业劳动力进一步转移发生了困难,转移速度减慢。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土地上,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6、一些村组织经济状况内外交困,制约了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

收的步伐。一是债务包袱和农民负担仍然很重。沉重的债务包袱不但影响村干部为民服务的工作精力,而且影响严重农业生产投入,农民增收的硬环境难以得到改善。二是金融政策的影响。农村信用合作社应该是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的金融机构,银行转变为商业银行后,存贷款政策向服

3务效益转变。贷款受担保、质押、抵押等影响,农民用于生产性的小额贷款非常艰难。这些镇基层的银行,只吸储,放贷力度太小。因资金缺乏,农民难以扩大生产规模,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影响了农民增收。

7、农用耕地质量下降,土地肥力缺乏。化学肥料已成为当今农作物的主要肥料,所有农田普遍缺乏有机质肥料,出现了无机肥与有机肥使用不协调的现象,影响了农作物的高产优质。同时大量使用地膜更对土壤造成很大危害。

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逐年攀升。农产品的价格上涨远远低于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速度。近几年,柴油、化肥、农药等虽然供应较畅,但价格不断攀升,每年都有8%—10%的上升幅度。目前,化肥每吨1800元左右,农药价格更是无正规价格。农民没有增加多少收入,经商流通人员首先赚足农民的钱。

四、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事关全局,意义重大。这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当前紧迫而重大的政治问题。要“富民强镇,率先崛起”,必须首先引导广大农民走上富裕的轨道。针对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市场观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想要发展,关键的是拥有市场,这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坚持流通、生产一起抓。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市场引导生产,大力发展“市场农业”,及时把市场行情反馈给农民,使农民从流通环节中获得效益。树立四种意识。一是树立质量效益意识。调整农业结构是在农产品相对过剩、消费结构转型、农民增收趋缓的背景下进行的,必须适应市场对农产品优质化和多样化的需求,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首位,以此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二是树立市场主导意识。调整农业结构必须面对市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不仅要以当前市场行情为导向,还要以未来市场变动趋势为导向,要重视开拓市场,抢占市场。三是树立竞争风险意识。调整农业结构一定要有风险意识,既要注意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又要增加抗御市场风险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四是树立特色创新意识。调整农业结构一定要树立创新意识,注重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按照“调优种植业、加快设施农业”的发展格局,努力引导农民实现“农产品种植结构合理化、特色产品规模化、农民收入多元化”的目标。围绕市场的价格和需求。在确保“三增四保”(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生产、保供应、保储备、保稳定)的基础上,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加大设施农业和特色林果业的发展,以发

4展现代农业为突破口,通过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实现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变粗放经营为精细管理。实践证明:农民家庭经营,管好管坏大不一样,在同等条件下,实施精细管理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农户家庭经营同企业经营一样,必须搞好收支账目记载,搞好成本核算,分析某一项农产品的投入产出比,研究降低成本的途径和对策。营销是产品成效的最终实现的环节。搞好营销,对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多业并举,拓宽增收渠道。针对目前农民收入结构单一的状况,激发农村经济活力,靠多业并举增收。增强农村第二产业的发展势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对内抓改制规范,抓科学管理,对外抓市场开拓,尽快把企业改制中的体制优势转换为效益优势。同时,要以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依托,调整乡镇企业发展的方向,积极发展果蔬加工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走一、二产业紧密衔接连带发展的路子。搞活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重点把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个体商贸业和运输业,把农民的闲余时间转移到家庭工副业方面。通过推进两个转移,在农村培植出更多的农民老板和打工者,以此提高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率,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今后,我镇将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拉动我镇个体私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4、加强服务,逐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全力搞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农技推广部门必须跟踪提供技术指导,手把手地教农民干。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杂志、互联网等传媒手段,为农民解疑释惑,最快捷地推广普及农业实用科技,满足农民对科技的渴求。对农民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要有针对性地抓好市场意识教育和科技知识教育,培养农民的市场头脑和科技头脑,提高农民一切围绕市场转,一切依靠科技干的致富本领。要把说理教育和典型引路结合起来,增强教育效果。

5、转变职能,改进和强化政府对现代农业的有效指导。一是转变指导方式,尽可能地变传统的会议指导、文件指导为政策引导、示范引导、服务引导和市场分析预测引导,积极探索农民乐于接受、简捷实用、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的指导方式。二是转变指导目标。在搞好对常规农业指导的同时,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抓“关键的少数”,把工作指导重点集中转移到与农民增收密切相关,具有支撑主导作用的工作上来,着重搞好高效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开发、农业科技普及、农田水利建设等工作指导,帮助农民解决好自己不会干和办不到的事情。

6、贯彻落实好农村政策,促进农民减负增收。强化农村政策落实,控减农民负担,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加大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一是完善农村税费政策,规范税费征收行为,5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二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规范推行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积极探索土地入股、租赁等办法,有效解决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三是切实管理好农村财务和集体资产,确保集体资产营运规范、保值增 值。完善“专户管理、支付到村、封闭运行”的管理机制,加强村级三项资金管理,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强化村级资金支出管理,严禁新债发生。积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压缩村级财务开支,多途径化解村级债务。四是切实做好扶贫工作。继续组织镇机关干部和乡村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

7、夯实农业基础,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一是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在加快乡镇企业和城镇化步伐,吸引农民就地转移的同时,引导农民自主创业,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引导农村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小城镇集聚,促进农民进厂入镇就业,加大信贷扶持力度,搞好资金跟进服务,支持农民自主创业。二是鼓励农民开展农产品流通、农业生产及农村社区服务,拓展增收空间。三是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着力选择和使用“双带一争”型基层干部,团结带领农民发家致富。务实创新地开展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四增加投入,改善农业和农村的条件,从夯实农业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交通、水利、通讯设施建设步伐。积极争取各项资金,加快农村公路网络建设,逐步实现公路硬化,积极推进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农业基础设施改造的市场化运作进程,组建农业基础设施改造投资主体,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在各级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专门设立农副产品供求信息、农产品市场价格信息栏目,构建农村信息平台。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和防洪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稳产高效。加快农业新机具的推广,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民劳动效率。加快实施好农村实事工程,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 篇4

特色就是生命力,就是竞争力。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自己的特色,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多”的独特优势,建好一批特色产业基地。一是扩大基地规模。按照“扩面积、攻单产、上品质”的要求,着力做强做优柑桔产业,重点抓好扩园、改品,培育高产示范园,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效益,争取柑桔总产达到30万吨,产值达到3亿元;大力发展有机茶和良种茶,力争茶叶总产达到11万担,产值达到1.2亿元,建设全国有机茶生产大县和湖南茶叶第一县;稳定高山蔬菜面积,扩种城郊蔬菜,建好刘家坪、中渡口和南台山三个大棚设施蔬菜基地,力争蔬菜面积达到10万亩,产值达到1.2亿元;按照“科技兴烟、政策扶持、扩大面积、提高品质”的要求,合理布局烤烟生产基地,使烤烟扩种到2.5万亩,产量达到6万担,建设全国烤烟基地县;依托双佳农牧、九峰实业和北山牧业进一步发展家禽、生猪、马头羊三个亿元养殖产业,重点培植养殖小区,力争出笼家禽2000万羽、出栏生猪75万头、马头羊产业有较大发展。二是建好种苗基地。采取“政府扶持,企业运作”的方式,建好国家级柑桔无病毒苗圃、无性系良种茶繁育中心、草食动物良种繁育基地、生猪良种繁育基地、家禽良种繁育基地,重点搞好良种牛羊的杂交繁育,推广二元母猪、三元杂交猪,加快全县种养业的品改进程。三是改善基地条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集中农业开发、扶贫开发等方面的专项扶持资金重点投向产业基地,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地抗灾能力,保证农民旱涝保收。

编辑推荐

[报告范本] 县促进农民增收问题调研报告范文(一篇)


通常来讲,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在我们的平时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报告这种实用文,报告是我们实践活动结果的具体表现。关于撰写报告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本] 县促进农民增收问题调研报告范文(一篇)”,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开拓农产品市场,扩大农产品销售,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近些年来,**县农产品市场发育状况良好,流通体系初步建立,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要进一步做活流通文章,挖掘流通潜力。一是进一步加强市场体系建设。要继续争取国家项目投资,完善皂市柑桔大市场建设、楚江农贸大市场、站西路农贸市场、太平马头羊专业市场、东山峰茶叶专业市场和壶瓶山高山蔬菜专业市场建设,努力将**建成湘西北农副产品集散地,力争每年农产品年贸易额达到30亿元。二是进一步加强流通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柑桔协会、茶叶协会、马头羊协会、高山蔬菜协会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培育一批农产品营销大户,力争年内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50家,新培育100户销售额过100万的营销大户。同时,积极拓展销售空间,在武汉、长沙、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设立一批外销窗口,提高我县农产品在外地市场的占有率。三是进一步抓好“订单农业”。通过与外地企业、市场、厂矿等预先签订产品销售合同,实现农产品“保价包销”、“未收先销”,确保农产品不积压、效率不下降。四是进一步叫响产品品牌。继续举办“柑桔节”、茶文化研讨会,积极参与全国各地举办的农产品展销活动和评奖活动

「实用报告」农民增收调查汇报其一


相信大家都知道,实践是打开理论宝库的钥匙。当我们的工作任务收尾时,我们都需要书写报告,报告可以使从我们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我们在写报告时要怎么样才能写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实用报告」农民增收调查汇报其一”,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聚焦与核心。解决我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我县农村工作,促进农业发展和维护农村稳定必须抓紧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解农民增收情况,我们最近根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安排,围绕我县农业法的贯彻执行和中央1号文件的落实,结合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就我县农民减负增收和农民权益保护,到漠滨、若水、黄茅、洒溪等乡镇、村组、农户进行了深入调查,先后召开座谈会8次,听取了县人大代表、乡(镇)村组干部以及村民代表的意见,收回调查问卷80份。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当前农民增收少的是思路,愁的是销路,缺的是技术,盼的是服务。

一、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

我县因自然条件、交通运输制约,加之受军事禁区影响,农村资源开发整合利用缓慢。近年来,我县虽然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市场繁荣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依法治农、科技兴农意识明显增强,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但农民增收仍较缓慢。我县34万人口中有农业人口304800人,XX年农民人均收入为20xx元,XX年农民人均收入2223元,收入仅增长5.6%,农民仍是最大的低收入群体。根据调查,影响农民增收原因较多,在我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原因之一:交通不便,信息不灵,导致部分农民劳而无效。在全县346个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偏远村,人口居住分散,交通闭塞,信息不灵,这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漠滨乡洞头塘村总人口1164人,11个组就有8个组不通公路,农产品进出全靠农民肩挑背驮,大量的竹木、柑桔等农副产品调不出,除自己消费外,多余的只好烂在家中,增产不增收,挫伤了群众种植的积极性。该村很多农民装不起电话,接一个电话要跑5华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虽然农民苦苦寻求致富项目和路子,想方设法增加收入,却因信息不灵,真正获得成功的项目极少,产业结构调整收效甚微,许多农民想发展却没门路,找着门路却又愁销路,常常劳而无效。老支书李光辉改种杜仲100余株,长势良好,然而拿到市场上连0.5元/斤也难卖,除去成本后基本没有什么收入了。陈万兴家承包了20余亩园艺场栽种板栗,板粟连年增产,而价格却年年下跌,XX年4元/斤,XX年3元/斤,XX年只有2元多/斤,除去运费等开支后,基本所剩无几。他们说,外地经济发展起来了,自己也想致富,自己养的、种的就是推销不出去,卖不了好价钱,尝到的是一次次失败的滋味,我们想增收怎么就这么难?

原因之二:基础设施薄弱,资金投入不够,发展生产民心不安。由于我县县乡两级财政紧张,仅能保工资保运转,一些地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无力顾及,导致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在“6·19”洪灾中,洞头塘村20多座溪河坝全毁,水圳全垮,但几年来,村集体经济捉襟见肘,在水利基础设施上基本没有投入,由于水毁设施得不到恢复,这里的生产生活条件更加艰难。去年全村590亩稻田失收的达100余亩,减收一半以上的有200余亩,全收的只有几十亩,有的村民连吃饭也成问题。部分村民对种田丧失信心,他们算了一笔帐,除去肥料农药、工钱,种田实际上没有几个收入,靠种田脱不了贫,致不了富。有的说,若能够在外找一份事做,早就不想要田了。如今该村1100多人,在外打工的达500多人,很多年轻人认为家乡环境艰苦,看不到致富希望,外出打工不思回家者大有人在,只剩年幼、老弱病残者留在家中。在全县,同样认为种田难增收的农民为数不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却增收缓慢,从而对土地丧失了信心,导致全县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出现弃耕抛荒现象。

原因之三: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技术指导,农民增收步履维艰。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因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要找到好的工作很难,从事的多是脏、苦、累而工资微薄的行业,因而能够找钱回乡投资致富乡邻的很少。留在农村的农民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发展意识不强,又缺乏有文化、懂技术、有头脑的带头人,发展路子越走越窄,他们对增收倍感焦虑和无奈。加之资金短缺,更难为“无米之炊”,本地资源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有的农民不仅不增收反而跌本。黄茅乡白羊村村民刘百喜XX年投资5万元种植草莓,市场销路看好,却因缺乏技术和技术跟踪服务,几个月下来就失败了。许多农民说,作为农民就应该依托本地资源,因地制宜,向土地伸手要钱,但因文化低,没技术,土地成了他们填不满的无底洞,反而把老本都送进去了。象这种缺乏科学技术作后盾,无专业人员指导的生产模式,农民吃亏不少。我县农民养羊、喂鱼、种烤烟等种养殖户失败的多,真正受益的很少。他们认为这次县委、政府组织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亲民、爱民、富民的好举措,很有必要,许多干部确实在帮助他们减负增收,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和实际问题。但也有人认为干部下基层活动出发点好,但效果不好,起不了什么作用。他们希望下来的干部带致富技术、信息,带增收项目,能够帮助他们协调上下关系,提供一些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希望他们多深入农户家中,帮助想办法、出主意,为农民多提供一些增收思路。

原因之四:农民利益受损、负担过重问题仍然存在,涉农服务滞后。近几年来,我县各级各部门把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确保农村稳定的大事来抓,及时处理涉农案件,妥善化解农民矛盾,减负增收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农民不合理负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在调查中发现,农民的隐形负担仍然不轻,农民对此反映较为强烈。一是反映教育收费高。学校除按标准收取学杂费外,平时还要收取试卷、作业本费等诸项费用。农民本来收入不高,特别是低收入户,供养子女读书更是难上加难,有的因承受不起负担,只得让子女辍学。二是反映一些单位变着法子收费,增加农民负担。派出所登记户口、办迁移或出证明也要收取一些费用,农民看不到有关规定和收费公示,却又不得不交,因为不交费就不办事让他们实难找出拒交的办法。到邮政所取包裹、信件也要想着法子要农民买明信片、报纸,从中收取一些费用。三是反映一些涉农部门在农资经销上给农民造成些损害。如种子纯度不够,致使农民减产、失收,这种情况连年都有所反映。四是反映在公路改造过程中,政府征用农民土地给付的补偿费过低。农民被征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严重影响了他们今后的生产生活,而补偿标准过低,使他们更为不满。洒溪乡村民反映在鲁大公路建设中,一类田补偿5900元/亩、二类田补偿4700元/亩、三类田补偿3900元/亩,农民普遍有增加补偿费的要求。同时还反映在公路修建中,一些堆放的土方堵塞了溪圳、道路,给农田灌溉、生产生活造成不便,加重了农民恢复生产的负担。五是反映生产、生活支出费用过高。如建房的国土费就得花几千元;林农出售木材、个人部分收入只有30%,审批民用材青山费等过高。六是反映涉农收费公示不规范,透明度低,如国土、林业、计育办的一些收费,农民有看法,有疑虑,极易影响干群关系。七是反映林农造林费兑付到位难。漠滨乡沙堆村、漠滨村反映他们1999年、XX年的造林费至今一分钱未得,多次报告、反映,跑上跑下,但仍未果,挫伤了农民造林积极性。他们说政府应该取信于民,有利老百姓增收的要更多扶持和关心,更不能拖着不兑现。八是反映涉农服务队伍不健全。农业科技信息滞后,得不到及时传递利用,乡镇站所人员的待遇过低,存在后顾之忧,工作信心不大,服务不到位。九是反映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严重。农民看病就医难,边远村组农户更为突出。农村医疗技术设备落后,医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之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农民有病医治难保障,增收难,保增收致富更难。

二、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农民不增收,解决“三农”问题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必须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摒弃长期以来事实上以工业优先、城镇偏向,轻视农业、农村发展的做法,真正实行城乡并重,工农并重的战略,切实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促进城镇、农村协调发展。

1、切实增强依法治农、依法兴农意识。中央重视农村工作的宏观政策,为农村修养生息,实现农民增收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兑现有关优惠政策。群众形容中央的政策好比医生开处方,药方开得好,关键还要看有没有药抓,抓药的人会不会抓错。这就更要求我们要切实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要大张旗鼓地搞好农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增强发展农业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树立重农、支农、护农、兴农思想,改变过来人们对农业法律淡薄的观念。建议将农业法等法律法规作为今年农村普法的一个重点,把农民增收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各涉农部门、各乡镇及包村干部更要熟悉掌握农业法规,只有自己掌握,才能教育群众守法、用法,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各部门、乡镇及干部要自觉主动地贯彻执行农业法规,自觉依法办事,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正确处理涉农问题,确保农村社会稳定,达到用法律、政策为农民增收保驾护航的目的。

2、千方百计加大农业投入,逐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积极发展交通、电信事业,进一步加强县乡村组公路和农网、水利、电信建设力度,为农民增收排忧解难,营造良好的增收环境。在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的同时,我们要注重研究国家对农业的投入,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措施,改善投资环境,努力争取国家及有关部门对我县的资金投入。同时要积极想方设法增加农业信贷投入,充分运用信贷和财政资金的导向,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要及时提供小额贷款,帮助解决农民增收和发展农业资金困难严重短缺问题,保障农民增收。

3、突出本地发展优势,继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是当前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增收的中心任务,我们要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农民增收的着力点来抓紧抓好。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实施结构调整;二是实现两个转变,即实现农业产业化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三是搞好三大调整,即调优结构,调新品种,调高效益;四是突出四个可发展优势。即突出丰富的资源优势、发展基础

「报告收藏」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自查汇报(篇五)


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平凡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需要书写报告,时常撰写报告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我们在开始写报告时需要注意什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报告收藏」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自查汇报(篇五)”,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XX县农工委:

根据中共XX县委办公室、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落实20xx年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X委办[20xx]27号)和《关于印发XX县20xxI安农村居民增收工作评价考核办法的通知》X农领办[20xx]3号文件要求,我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出发点,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制定的20xx年我镇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5.4%的奋斗目标,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抓好特色产业,不断提高农民科学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水平,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现将这一年来的工作总结自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镇下辖1个场镇社区,7个村,共2556户,6826人,现有劳动力4270多人,其中富余劳动力3480多人。XX镇20xx年农民增收计划目标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20元,同比增长15.4%,比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150元增加1170元。完成全年增收目标的100%。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1985人,劳务收入3970万元,贫困人口减少35人,较好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农民增收任务。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我镇通过召开促农增收动员会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全镇干部职工促进农民增收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把思想统一到县委、政府的决策上来,把推进该项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XX镇促进农民增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完善工作落实机制,着力研究并督促落实好相关工作,建立了完善的目标责任制度,把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分解落实到班子成员和相关责任人,注重实效,建立促农增收工作队考勤机制和每周一例会汇报制度,并建立年终考核激励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积极培育龙头企业,采取“政府+企业+农民”的形式加强产业化经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20xx年我镇人均纯收入7301元,在全县居中上水平。面对传统农业产值比重大、产品单一、附加值低等问题,镇委镇政府决定调整思路,改变被动局面。在县委的大力支持下,镇委镇政府先后组织人员到青溪镇、龙潭乡、赤化镇等发展好的地区考察取经,借鉴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经验。通过考察取经,镇委镇政府深受启发,结合我镇当地资源优势,决定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民)”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XX镇20xx年在肉牛养殖、生态猪养殖、药材种植、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方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养殖、种植、生产、销售的特色产业格局,解决长期产销不畅通,无特色产品的产业发展难题。特别是这些企业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市场,辐射带动了当地群众发展。例如:同富肉牛养殖合作社养殖肉牛20xx余头,发展周围群众养殖肉牛300余头,带动农民增收200万元;兴佛村生态猪养殖项目每年可带动农民增收120万元;富康乌药种植合作社种植乌药1500亩,每年乌药收购供不应求,天井村茶叶加工厂解决了茶叶销售、生产问题。这些企业(合作社)每年可带动全镇农户户均收入增加5000元以上。

通过龙头企业把千家万户、零零散散的小生产组织起来,形成产业规模生产,引导和带动农民走农业化经营路子,增加就业岗位,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三)大力扶持种养专业合作社组织,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在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我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异军突起,在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提高农户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我镇共有正式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同时,积极引导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基地化”建设,先后建设了肉牛养殖基地、乌药种植示范基地、有机茶叶种植基地、生态猪养殖基地、土鸡养殖基地、肉羊养殖基地、羊肚菌、竹荪种植基地等,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为我镇农业的产业化、生态化、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肉牛养殖为例,一年来我镇积极配合同富肉牛养殖合作社工作,共发展肉牛20xx头,同时积极利用培训平台做好养牛技术培训,半年来共组织养牛培训3期,400人次受训,重点培育养牛示范户10户,带动农民增收200多万元,使我镇的肉牛产业逐渐走上规模化、专业化的道路。

(四)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巩固好传统产业产业。我镇坚持“调整结构、壮大规模、强化科技、提升效益”的种植业发展方针,强化技术培训、并通过品种更新、推进测土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提高传统产业单产。以茶叶、魔芋、核桃种植为例,一是与县农业局积极联系,采取在XX实地上课,给农民朋友带动各种实用种养技术。二是利用我镇在群丰村建设的.魔芋基地300亩,为今年下半年魔芋收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种植的魔芋,抗病强、长势好、产量高、收获期长,为增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三是我镇争取到县农业茶叶培训名额28个,普及7村1社区的茶叶管护,给农民群众吃了增收的定心丸。通过以上措施,为增加我镇传统产业收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镇茶叶面积9000亩,按市场价每亩0.1万元计算可增收900万元;魔芋种植500亩,收获625吨,按市场价每吨0.36万元计算可增收225万元。

(五)加大外出打工经济推动力度,增加农民收入。20xx年我镇加大对富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工作步伐,共培训酒店技能、电焊工技能、厨师技能等310人。通过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使农民掌握了1—2门实用农业技术知识,提高了科学致富能力。目前到外地打工的人员有1985人,大大缓解了我镇的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壮大了我镇的打工经济。20xx年上半年我镇外出务工1985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00人,人均增收570元。

(六)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充分调动群众争当致富能手的积极性。通过深入各村小组对我镇的种植大户、经济型小老板、外出务工之星、养殖能手等致富能手进行调查摸底,我镇共有250户农民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我镇通过培养致富带头人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引导广大党员和致富带头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对农民党员、致富能人的培训,一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期,培训党员86名,致富能人212名,召开20xx年XX镇致富能手表彰大会等形式,有效地调动了农民致富的积极性。

(七)充分发挥精准扶贫县帮扶单位扶贫帮扶作用。XX镇精准扶贫户362户,1018人。20xx年脱贫目标304人,我镇对每户精准贫困户都有相应的帮扶计划、方案引导农民增收。各个驻村工作队根据各挂钩点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促增收工作。

(八)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收入。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政策,确保各项强农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群众手中,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九)着力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增收条件。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今年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为发展好产业等做好硬件的保障,一年来完成群丰村2.3公里通村路建设;完成已建成通村公路水毁修复工程建设20.8公里;全面落实通村公路管护工作,在兴佛、群丰、前河、理河建设畅美工程12公里,实施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硬化道路20公里。争取水利项目20水管1000,米,30水管1000米,资集中解决全镇5处人畜饮水困难。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镇在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经济基础薄弱,产业化、城乡化水平还很低;地处山区,长期受自然因素制约,农民增收渠道窄。

2.农民市场意识不强、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是造成农民增收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任重而道远。

3.我镇的农民增收的渠道窄,主要是依靠经济产品和家庭饲养业,没有农副产品加工包装附加值增值收入,产业结构调整还有待加强。

四、今后的工作方向

一是以各企业、合作社等平台为依托,建立示范基地,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大力打造XX无公害、有机、绿色农产品品牌,扶持肉牛、生态猪、乌药、茶叶等专业合作社组织,提高生产专业化和组织化程度。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转变农民观念。充分利用远程电视教育系统,宣传党的富农政策、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理念,转变“传统小农思想”,依托县农业局、配合县就业局等部门,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培养技能型人才,大力争取县农业局、就业局等的支持,选送18名农民外出学习培训技能。

三是加快引进企业项目,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地引进和配合做好各项目的对接工作,争取为我镇当地群众提供多个就业岗位。

四是加强设施农业建设力度,大力吸引域内外企业在我镇投资建设设施农业,在巩固现有设施农业大户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大户的先导作用、带头作用,以见效益、显成绩来增强农民对设施农业投入的积极性。

五是加大打工经济推进力度,继续开展农村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整合劳务输出相关部门的资源,推进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加强管理维护打工者的合法权益,为打工者提供就业信息和法律法规咨询服务,帮助解决劳务、劳资纠纷,使打工经济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报告必备: 学校调研报告2500字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凡是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经常会需要我们去写报告,撰写报告可以正确认识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我们需要怎么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报告必备: 学校调研报告2500字”,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xx师范学院在校学生作为大学生消费市场的一部分,使得快递行业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荣。因此,我们以校园快递状况为主题,对我校周围快递进行了随机调查,希望通过调查能够真切的了解校园快递现状。

(一)活动主题

有关xxxx学校快递现状的调查

(二)调查目的

了解校园快递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发现总结分析快递发展存在的问题、快递公司应该改进的地方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

(三)调查方式

随机抽样调查、面谈

(四)调查现场

一、学校基本信息

xx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高校,位于xx市川汇区文昌大道,在校本科生22000余人,教职工1318人。

二、学校快递的基本统计信息

xx师范学院作为一所高等院校,全校师生较多,市场较大,所以说周边的快递也十分多,我们大概选取了几家有代表性的快递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包括申通、韵达、天天等在内的七家快递。

下面是七家快递的基本情况: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日均发货量以申通、圆通居上,其次是韵达、天天、汇通,邮政和国通最少。与幼师相比,则是韵达、天天、汇通较多,申通却并不多,可见市场门面也占有一定的重要性。另外由于师生男女比例不同,所以总类比例则多以服装居多。

从快递运营体系来看,申通比较重视校园市场的营销,尤以其有固定门面为特点,可以上门自取件,所以同学们可以自由安排取件时间,增加客户的信任度和安全感。但是,申通的要价相对较高。

圆通、天天等快递则无固定地点,一般需要同学们在中午12点~14点尽快取件,采用业务员个人联系送货的方式,而业务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造成其服务不好的印象。并且,在运营上,对于中间环节出现的差错不能很好地予以解决,尤其丢失和拖延问题,一直阻碍业务的扩大和公司的发展。但其要求支付的费用较低,所以仍有不少人会贪图便宜选择圆通来寄送一些不很贵重、不很急的物件。 中国邮政的费用不比同类公司低,但其网点的覆盖率是其它公司无法比拟的,所以不少外地邮件为了确保安全可靠,仍会选择中邮。中邮的“国字”背景,和1%的较低保价比率,使其在贵重物品快递方面占有较大优势

三、快递特点

1 )代理点多而杂

针对上述快递公司代理点的所在地,校园快递显现出多而杂的特点。代理点数量虽多,但由于租金问题,店家往往选择施工简易房或与其他商铺共同租用很小的店面来维持日常的经营。地方狭窄简陋,师生难以对其产生信赖感;货物摆放零乱无序,给师生造成以易丢失,安全系数不高的感觉。

2) 不稳定性大

单个代理点由于现有的市场份额有限,所赚取的利润同样有限,而在租金和人工费等成本的开支下,净利润额就相对不高的情况。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各代理点就会出现经常性换址或经常性更换代理人,乃至于更换营业业务的情况。

四、主要问题

大量的快递服务在方便了广大师生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1)周围环境较差。大部分快递都集中聚集在学校门口,同学们拆封后经常随手把包装丢弃在门口,导致大量的垃圾散落在校门口。2)快递人员服务态度时好时坏。因为学校是快递行业的巨大市场,学校周围的快递每天的单子都比较多,所以各快递也都不把服务态度作为提高其竞争力的手段。3)寄送物品时收费高而且标准不统一。校园快递面对的是学生,很多同学都认为快递收费不太合理4)对快件不太负责,经常出现破损件。快递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快、准的基础上还要保障物品的安全,但在安全这一方面还是有很大不足。

五、改进措施

为了促进快递行业更好的服务大家,使得其更好的发展。我们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案。

1) 针对快递公司 根据对快递公司的调查发现,有相当大部分的表示,校园快递模式需要改变。现有的房屋租金较高,而主营业务主要为发件至师生处赚取的相当于“代运费”的数额有限的金钱。而一旦经营时间变长,很容易发生亏损的情况,如不改善,就很再在这个市场生存。

2) 针对派件员 快递公司应该着眼于长远发展,不能只拘泥于现状,要始终将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要对派件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服务素质,不光要及时把货物送到,而且要保证物品的完整性,尽量不出现破损件。同时要改善派件员的服务态度。

3) 针对学校 学校的校园秩序是其必须规范的。而杂乱无章的快递公司代理点,极易给校园环境的稳定造成不安定的因素,因而新的校园快递模式是必要的。

4) 针对师生 通过对在校师生的走访,绝大多数希望在提、派送货物及时性、降低价格和改善服务态度方面进行改善。

5) 基于高校校园快递的上述现状,我们提出了一种将现有校园快递资源整合、优化的新模式:在高校校园设立一“校园快递中心”,与各快递公司签署合作协议,统一接收各快递公司邮件,进行分配管理,从中收取中转费用;并针对师生拓展送货上门、寄送业务、个性化服务等。该模式的产生符合校园市场的发展规律,是校园市场快递行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六、总结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了解了快递工作的一些基本情况,我们发现由于现代快递飞速发展,中国的快递业也有了飞快的发展,但由于中国的快递最后发展,我们的快递公司规模比较小,快递公司的功能不全。但实际上我国的快递业是先进的,落后的是我们很多的快递公司,他们的运作不合格,本身也有企业提升和产业提升的问题,相信经过几年的整合,在全国一定能真正形成上百个在国内和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快递公司。

农民增收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