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学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群学网 >心得体会 >导航

梁家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3-01-06

梁家河心得体会精选。

经过系统的培训后,我们都会产生一些感触,有了这些收获和感想,我们可以写心得体会了。写心得体会时,一定要写出真情实感,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想。用心写好的心得体会究竟是什么样的?下面是群学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梁家河心得体会”,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梁家河心得体会 篇1

一是人生虽然漫长,但有一个吃苦的励炼过程,有助于培养一个人坚韧的意志品质。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面对的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但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梁家河》就是一部生动的教材。因此,我们要把学习梁家河精神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向长期在优越的家庭条件下和相对舒适的环境中生活的孩子们进行挫折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励志教育,让他们明白只有经历各种艰难困苦、酸甜苦辣的洗礼,方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习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给广大青年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教育和启示。这是总书记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是培养诚实、勤劳、善良、厚道的优良品格,是每个人一生追求的永恒主题。当今社会,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等现象影响着青少年健康成长,如何培养孩子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每一个人类灵魂工程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梁家河》精神给了我们更多的启迪,从这本书里可以收获精神营养,对于培养一个人崇高的信仰和坚定的信念撑起担当有为的人生大有益处。

三是苦干实干,主动担当作为,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关键。不管多累多苦,近平能一直拼命干,从来不撒尖儿。特别是担任大队支部书记后,在群众支持拥护下,无论是带领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还是改变贫困落后面貌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当时国家以粮为纲、一切以粮食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冒着被扣帽子的风险,带领群众办铁业社和代销点,在政策范围内发展副业搞经济,以心里装着老百姓的信念和敢干敢闯的劲头,给村里带来了实实在在好处。这种勇于担当、敢闯敢干的精神,正是我们缺失的。当前,在实现追赶超越的大潮中,我们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无比强烈的担当意识,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不负党和人民的希望。

四是要把《梁家河》精神成为我们的行动的标尺和指南。我们要深入探求梁家河的大学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激励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拼搏、敢于创新,苦干实干、主动担当作为,提振精神、坚定发展自信;用《梁家河》精神教育全体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切实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用梁家河精神教育全体教师强化师德师风,落实立德树人要求,做敬业先锋和育人表率;用梁家河精神教育全体青年学生见贤思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励志勤学中全面成长成才 。

梁家河心得体会 篇2

读《梁家河》有感心得体会1500字:

读完《梁家河》这本书,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岁月有了新的认识,也对梁家河有了新的解读。下面两篇读后感,仅供参考。

从5月24日早上10点多领到《梁家河》这本书到现在想提起笔写点什么,中间不过12个小时,去除掉睡觉时间,我几乎是马不停蹄地地读完了《梁家河》。

去年本有一次机会能去梁家河,但最终因为自己的原因放弃了,想来有点后悔。但此刻,读完这本《梁家河》,我却庆幸我没有在浑浑噩噩、对梁家河一无所知中踏上那片神圣的土地。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待过七年时光的梁家河其实于我而言不算陌生,我的母亲是子长县人。子长距离延川不过100来公里路程,这里诞生的谢子长曾经是和刘志丹、习仲勋等一起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老一辈革命先烈。我曾经在子长待过一个暑假的时间,虽然到现在陕北方言我说的依旧不太顺溜,但我基本上都能听懂,所以在读到《梁家河》书中所说的“婆姨”、“一满帮间”、“受苦”时,我觉得格外亲切,因为这些词汇曾经天天在我的耳边回响。

虽然离开梁家河40年时间了,但总书记对梁家河的山山水水还是那么熟悉,用总书记的话说:“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这里。”从总书记给梁家河的每次回信、自费接吕侯生到福州医治腿、给梁耀才寄钱让其妻子治病,再到三次回梁家河探望乡亲,“叫着咱小名询问光景”都是总书记用真切地实际行动表达着对梁家河这块养育他、帮扶过他的土地和这里的乡亲们的深情厚爱。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总书记当年离开北京插队到梁家河,从一个15岁的少年成长到22岁的青年,从被动、抵触地适应这片土地到主动、用心地带领这片土地上生活贫困的乡亲们战天斗地、创造新生活,是这片宽厚包容的土地接纳了当年无依无靠的他,是这里朴实、厚道的乡亲们从自己嘴里省下粮食分给他吃,是这里的黄土地用7年时光磨练了他,读后感.让22岁离开梁家河的习近平不再迷惘、不再彷徨,而是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对未来充满了自信。在接受《我是延安人》栏目记者专访时,总书记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

合上书,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从陕北黄土高原上走出来的“人民公仆”——习近平,他身上所承载着的如黄土厚实般坚韧、沉稳的性格,以及透过这些所折射出的优秀共产党员忘我、无私、永保初心的人格魅力。

品读着书中质朴、真情的文字,欣赏着书中梁家河恬淡、幽静的清晨风光,脑海中仿佛闪过一幕幕梁家河人民挖沼气池、修梯田排子、打水坠坝火热的劳动场景。年轻后生们扑满灰尘的脸上流淌下的汗珠,姑娘、媳妇们憧憬新生活露出的欢欣笑容,老人们爬满皱纹的脸上被岁月写下的沧桑,孩子们迎着新时代的朝阳茁壮成长,这里孕育着希望,这里窖藏着信念的磅礴力量,就是这块曾经贫瘠的土地用实干孕育出了中国梦新的希望。

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有一天我一定要亲自踏上梁家河那块青年人向往的土地,去接受专属于新时代青年的一次精神洗礼,从此更加坚定我们奋斗的目标,跟着党走,向着新时代的征程迈进,绝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赋予我们青年的神圣使命!

梁家河心得体会 篇3

首先,我认为凡事必须实事求是,只有结合实际,才能真正做到好心办好事。习近平当年所处的情况是耕地少、农业生产条件恶劣,他从梁家河实际出发,带领群众通过打坝淤地,来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使得1969年梁家河玉米亩产从400斤突飞猛进达到了800斤,习近平当年在解决这个困难的时候,就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作为航运一线人员,我们更应该如此,虽然科技的进步使我们的工作更为便利,但船舶作为移动国土,时常远离陆地,这就需要我们必须结合实际,实事求是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工作中求真务实,有一说一,绝不用“差不多就行了”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开脱”自己,以至工作出现更大的隐患。

其次,工作必须真心实干,只有干部带头,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当时梁家河缺柴少油,燃料、照明、用水是生产生活最大的问题,习近平就站在群众的角度,群众想什么,他就带头做什么,群众盼什么,他就带头干什么。于是他就带领村民打井,建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创办铁业社等,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照明等问题。而远离陆地的船舶,日常生产运营难免“缺粮少油”,这就需要我们借鉴、发挥习近平当时的实干精神,遇到问题首先是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动脑筋,积极创新,从实际情况出发解决问题,而不是等、靠、要。

再次,工作上要勤学习、肯吃苦。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陕北梁家河当了一名知青,初来乍到,他没有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身份自居,而是虚心向村民学习,大到生产种田,育苗锄地,小到家庭生活,烧火做饭,他还向邻家老大娘请教,亲手学会了腌制酸菜。船舶作为独立的一个生产单位,作为船舶机电设备的管理者,在工作中更需要的是丰富的经验,因此就需要我们虚心好学,不耻下问,而不能以在学校有良好的理论知识自居,拒绝学习!而是紧随老师傅教导,将所学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在实践中得到理论知识的升华。工作中要不辞辛苦,想师傅所想,尽量想在、做在老师傅之前,这样才能给自己工作能力更大提升。

梁家河心得体会 篇4

近日,有幸拜读了《梁家河》,感受了成长在那个年代的老一辈相比,我们没有体会过的食不果腹、物资极度匮乏的困窘。作为改革开放后的一代,我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物质上已然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因而更应该深思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这个充满生机活力又赋予挑战的时代,应该如何去回馈这个和平富足的新时代。

腹有诗书气自华。总书记在当年那样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依然坚持读书。不管白天干活多累,夜深人静的时候,也总是挑灯夜读。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更应该有“学不可以矣”的精神,汲取力量,系统全面的学习,善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查缺补漏,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干一项业务、学一项精髓、成一域能手是我们青年职工追求的职业目标。无论是上级文件,还是专业技能书籍,我们都要力争先学一步、多学一些、深学一层。

作为新员工,面对未来会有迷茫和傍徨,《梁家河》这本书给了我答案,既要仰望星空心怀期待,更要脚踏实地保持初心。对待日常工作,要细心、耐心、用心,在平凡岗位上,发挥出不平凡的作用。(姚煦)

梁家河心得体会 篇5

梁家河读后感心得体会1300字:

我们党支部这个月开展了梁家河精神学习活动,读《梁家河》后我也获益匪浅,感触颇深。书的封面醒目的印着:“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我觉得梁家河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崇高远大的理想,是坚定不移的信念,是大公无私的奉献。

梁家河,这个坐落于陕北黄土高原上普普通通的偏远贫困村,因习近平同志曾经在那里生活、生产、劳动七年而成为了梁家河故事的发祥地。在习近平的正确领导和指引下,通过不懈的努力奋斗,发展成为人均年收入过万元的致富村,成为中国农村改革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习近平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他有无比坚定的党性信仰,在梁家河实现了从普通知识青年到共产党员的身份转换。后来因习近平同志表现突出,为乡亲们办了不少好事,1974年1月,组织终于批准他入了党。党性信仰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根基。身为一名党员,我会不断提高我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一直以来也严格要求自己,励志成为一个要成为有理想信仰,有医术医德,有仁爱之心的人。

“梁家河”是一种作风,一种脚踏实地、务实苦干的作风。在梁家河打淤地坝的时候,在抽水泵出水口铲土是最苦的差事,一是速度要快,劳动强度大;二是水会溅湿裤子,很冷。习近平总是主动去水沟旁铲土。打夯、搬石头,这些苦活、重活,他都是抢着干。在他的带动下,乡亲们也拿出了冲天干劲,终于把淤地坝打成了,直到现在,这块坝地仍是梁家河最好、最平整的土地。它是习近平给梁家河留下的一笔丰厚的财富。知难而进,永不妥协。梁家河生活之苦、自然环境之苦,是苦中之苦。但是习近平同志以苦为荣,无私奉献。

苦难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笔千金不换的财富。当经历了苦难,才会觉得生活可以如此甘甜,只有经历了苦难,才会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苦难是我们的成长路上的礼物,也是苦难点缀了我们的成长之路。“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当选第一年的国家主席对广大青年的五四讲话,也是自己的青春总结。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最好的励志教科书。必将激励无数的年轻人自强不息、激情报国。自强不息也是贯穿在习近平同志整个生活中最可贵的品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以上就是我个人通过对梁家河精神的学习后的收获。围绕梁家河精神所传播的梁家河故事是真实的、生动的、鲜活的,也是感人至深的。习近平在梁家河的奋斗经历鼓舞和激励着我们:无论一个人身处什么样的逆境当中,只要能积极地面对生活,无私地为他人奉献,无论你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位,都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都能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梁家河精神需要理念传播,需要内心感悟,更需要实践传播,我会践行我感悟,将感悟落实在行动上,从生活和工作的点滴做起。切切实实学习和践行梁家河精神!

梁家河心得体会 篇6

《梁家河》读后感心得体会1500字:

当我读到酸菜是美味,酸菜里的情怀这一章节时,我疑惑了。酸菜?用盐腌制的最普通菜品,我们日常中再平常不过的菜肴,因为是腌制菜品,餐桌上也很少有这道菜,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竟然觉得它是美味佳肴。对,就是美味佳肴。1970年的四五月,因为长期没有吃到蔬菜,喉咙都‘燥得冒烟’,遇到了房东将前一年的酸菜倒出来腾出酸菜缸清洗,房东太太给了一大盆酸菜,感谢之后,立马和同在梁家河插队的知青雷平生不由分说拿起来大嚼,直到把那一大盆酸菜全部消灭,才心满意足的舒了一口气。直到2015年再回梁家河,和当年的“小伙伴们”一起吃饭,餐桌上有一盘菜就是酸菜。直到现在,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还对这盆酸菜念念不忘。这盆酸菜,让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从什么都不会,到会擀面条、会蒸团子、会腌酸菜,再到后来什么都学会了,样样都行。

想想我自己,十五六岁时还在校园读书,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我什么都不会,真的是羞愧。我的青年岁月不能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相提并论,但从此刻起,我会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传播文明之风,去影响社会风气,以新时代的好青年为标准,争做优秀共产党人。

书中说到,2014年3月4日,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我这个人呢是有农村情结的。1969年1月份插队,老百姓帮助我,他们有什么吃的都给我送一点儿,谁送我一碗酸菜,我说我今天生活又改善了。现在我看到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啊,我确实是发自内心地同情他们,我们作为共产党人,我们一定要把他们放在心上,真正地为他们办实事,否则我们的良知在哪里啊!”

只有亲身经历过,只有同甘共苦过,才能感受得到何为贫困潦倒,何为凄凄惨惨戚戚;才知道什么是同情,什么是感恩。因为感同身受,因为大爱无疆,所以有了“精准扶贫”,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正用一名共产党人的情怀将它诠释。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在工作与生活中,都应该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大爱情怀,都应该有一颗做人不忘本的感恩之心。常常感恩,时时感恩,感谢命运、感谢天地,感谢一切的一切。因为有革命前辈们的不畏艰辛、艰苦奋斗、敢于拼搏的大爱精神与无私奉献的情怀,才有我们阳光灿烂般的日子,才有我们今天平安和谐的幸福生活。

想想我自己,十五六岁时还在校园读书,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我什么都不会,真的是羞愧。我的青年岁月不能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相提并论,但从此刻起,我会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传播文明之风,去影响社会风气,以新时代的好青年为标准,争做优秀共产党人。

书中说到,2014年3月4日,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我这个人呢是有农村情结的。1969年1月份插队,老百姓帮助我,他们有什么吃的都给我送一点儿,谁送我一碗酸菜,我说我今天生活又改善了。现在我看到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啊,我确实是发自内心地同情他们,我们作为共产党人,我们一定要把他们放在心上,真正地为他们办实事,否则我们的良知在哪里啊!”

只有亲身经历过,只有同甘共苦过,才能感受得到何为贫困潦倒,何为凄凄惨惨戚戚;才知道什么是同情,什么是感恩。因为感同身受,因为大爱无疆,所以有了“精准扶贫”,我们的习近平总书记,正用一名共产党人的情怀将它诠释。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在工作与生活中,都应该有舍小家,为大家的大爱情怀,都应该有一颗做人不忘本的感恩之心。常常感恩,时时感恩,感谢命运、感谢天地,感谢一切的一切。因为有革命前辈们的不畏艰辛、艰苦奋斗、敢于拼搏的大爱精神与无私奉献的情怀,才有我们阳光灿烂般的日子,才有我们今天平安和谐的幸福生活。

梁家河心得体会 篇7

党性信仰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根基。虽然我现在是一名共青团员,但是我也一心想着早日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我会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会提高我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努力变得更优秀有能力有资格加入共产党的学生。而且我一直以来也严格要求自己,励志成为一个要成为有理想信仰,有道德情操,有学识知识,有仁爱之心的人。

“知识青年”是习近平同志和那一代到农村插队落户的青年人的标签,事实上他们也用自己知识改变着广大农村的落后习俗,传播着新的知识和文化。他热爱读书。来梁家河插队时,习近平同志带着一个棕箱子,里面装着一箱子书。有马列,也有数理化。他从不放松学习,对新知识的追求成为他行动的源泉。也正因此,他与当地的文学青年结成了好朋友。作家路遥就是因此和他认识的。那时,习近平同志去县城开会或办事,晚了回不去梁家河,就会找路遥长谈。他们热爱文学、热爱知识,一起谈文学、谈民生、谈理想、谈国家。话题非常广泛,充满了用知识改变世界的激情。

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我们学生的首要任务,甚至可以说是学习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一部分。学习科学的先进的前沿的思想和文化,有助于我们自身的成长和提高。丰富自身见识,拓展眼界。我国文化博大精深,世界文化绚丽多姿。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应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读书声悦耳,天下事关心。尽情感受文化的魅力,做一个知识青年。

知难而进,永不妥协。梁家河生活之苦、自然环境之苦,是苦中之苦。但是习近平同志以苦为荣,无私奉献。

苦难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笔千金不换的财富。当经历了苦难,才会觉得生活可以如此甘甜,一帆风顺的人的生活就像死水一般平静,平淡地几乎千年一日。而经历过磨难的人就如惊涛骇浪般令人叹为观止,能吃苦说明过得有价值,幸福感也相对高些。有价值的人才能为他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对于我们自己来说,苦难也是我们的成长路上的礼物。苦难点缀了我们的成长之路。

自强不息是贯穿在习近平同志整个生活中最可贵的品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青少年当自立自强,祖国才能更强大。因为青少年是未来祖国的建设者和担当者。祖国明天的蓝图由我们来描绘。所以我们必须让自己变强大。

以上就是我个人通过对梁家河精神的学习后的收获。围绕梁家河精神所传播的梁家河故事是真实的、生动的、鲜活的,也是感人至深的。梁家河精神需要理念传播,需要内心感悟,更需要实践传播,我会践行我感悟。将感悟落实在行动上,从生活点滴做起。切切实实学习和践行梁家河精神!

梁家河心得体会 篇8

《梁家河》个人心得体会600字:

“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就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在通读完《梁家河》后,我深深认同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这的确是个充满魔力与魅力的地方。书中平凡朴素的词句,流露出的却是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知青岁月艰苦奋斗的绚烂之光,让人为之着迷。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回访梁家河,与昔日朝夕相处的乡亲们亲切的问候和关怀,展现出的是他的和蔼亲民,不忘初心。一句“那就好,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我就放心了”简单朴素的话语,诠释的却是时刻心系人民的情怀。

“窑洞里长满了故事”描绘了习近平总书记七年岁月里,带领人们打坝造田、修建沼气池、建铁业社、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的宏伟画卷,这一切都是他为人民谋发展,创幸福的缩影。在这艰苦的七年岁月里,习近平总书记教会我如何在逆境中坚定理想信念,如何修身养性不忘初心,如何集思广益解决问题。

“一声一声喊我小名”“随娃”、“铁锁”、“能人”、“黑子”四人的事迹,让我明白作为一名中共党员,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办事要公正,做事要果断,成事要技巧。

“我们走在阳光路上”展现的不仅仅是几十年来梁家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人民衣食住行都得到了巨大的改善。这一切都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出来的成果。

新时代新征程已经启航,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带着新的任务肩负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立足工作岗位,传承和发扬先辈们优良的品质,紧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破浪前行!

梁家河心得体会 篇9

坚定信念拓市创效,扎根基层服务员工——《梁家河》读后感心得体会1000字:

近日,细细研读和品读这本红色《梁家河》,把我拉进了习近平奋斗过的68年代,用心感受七年间他在窑洞里的生活的故事:由一开始“逃离”到梁家河,在理想与现实的对视中,怀着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在梁家河过起了“山顶洞人”的生活,一呆就是七年。在各种“苦难”中,习近平同志怀揣着宝贵的政治品质、优良的品德作风,强烈的进取精神,通过不断的修身学习和坚定信仰,坚持“一碗水端平”,不忘初心的为人民做实事的人生第一步经历。

书中,大量的方言,加上朴实接地气的叙述,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物品,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纪实文学的魅力所在。全书读下来,也让处于新时代的我们感同身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过程,更让我对那个在艰苦年代“干工作要留住泥土味”的习近平同志佩服不已。也正是这种“树高千尺不忘根”的精神,让习近平同志把心留在了梁家河,让梁家河人民过上了好光景,走进入了新时代……也让我更加明白了一点: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成就自我价值。

作为豫东片区的党政负责人,我已扎根兰考五年整,未来的日子,我还将继续在远离家百公里的兰考土地上奋斗。学习《梁家河》,再次激发起我苦干实干的激情和斗志,也更加坚定要与公司同甘共苦的信念,我将带领片区全体员工为保市场、增销量、创效益不懈努力。

第一,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名党务干部,我要更加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坚定信念、不怕艰苦、敢于拼搏、扎实工作。从实际出发谋划工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基本制度,开展好“主题党日”、“转勇创”等特色活动,在实干中锤炼党性、提升修养。

第二,必须坚持拓市增效。作为一名经营管理者,我要带领团队融入兰考发展,弘扬“焦桐”迎难而上、甘于奉献的精神,跨区经营,主动出击,读后感·以“抓基础、树典型、拓网络、塑文化、强素质”为主线,确保68#、96#站年度万吨销量,99#站顺利重建,新发展网点加油站一座,努力创建“员工客户双满意、经营管理双提升”的样板片区。

第三,必须坚持服务为主线。一是坚持机关服务基层,常态化开展4+1、高峰期、双休日加油站现场帮扶活动;为员工冬送温暖夏送清凉,克服人员少的困难做好年薪假的安排工作;通过联合检查定期下站送知识,巩固员工业务水平;二是坚持基层服务员工,做好员工的优化排班、大班顶岗、日常生活的关爱工作,营造家的氛围,让员工打消顾虑,爱站如家;三是坚持全员以优质、规范的服务扩大客户群。通过品牌服务、信息沟通,与客户加深情感,做到站内人人都有固定客户,以服务锁定客户。

回顾梁家河的历史,看着今日的变化,这不正印证着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的初心吗?我将继续扎根兰考,埋头苦干、发扬攻坚克难的意志,努力拓市增效,让片区全体员工跟着我,能做到工作、生活无忧,让片区每一个怀揣梦想、甘于奉献的青年人都能发挥自己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我也会牢记自己的初心,继续砥砺前行!撰稿:陶家东

梁家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更多>